有關寫作的優秀隨筆:如何突破寫作的瓶頸期

編者按:其實寫作真的沒什麼可牛的,就像農民種莊稼一樣的平常。不同的是,一個在土地上,一個在紙上。那么如何突破寫作的瓶頸期?讓我們來看看這篇如何突破寫作的瓶頸期。

下午開手機,聽到日更群的老大張勝萍,在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但更多是對剛加入日更群戰友的鼓勵和賦能。不僅剛加入的新戰友需要這樣的激勵,就連日更快兩年的我,也需要一碗這樣暖心的雞湯。

無論是覃傑提出“裹挾著成長”,還是羅胖告訴我們“心甘情願被那些自帶正能量的人‘綁架’。”其意思是相同的。是人都有自身的弱點,有時我們的意識里想要發憤圖強,而潛意識卻一再背道而馳,只想躺在舒適區內,享受快樂的生活。裹挾還是綁架,在理性還很弱小的時候,被動接受應該算是一種不錯的成長方式。

下午和另外一個007戰友聊天,她是007新開班級的班長。我問她最近忙什麼,她說她正在為他們班的學員做思想工作。我問怎么了,她說班級退出的人比較多,她想把他們重新拉回來,言談之中透著遺憾和無奈。佩服她這種敬業精神,同時我也陷入深深的思考。

回顧自己兩年來的寫作經歷,也有好幾次想要放棄。時間不夠,與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發生衝突,甚至被一些生活中的瑣事干擾,形成頻寬負擔,被生活牽著鼻子走,而暫時會忘記重要的事情,比如寫作。

寫作就像自己憑空給自己增加的一種精神負擔,或者枷鎖。有時覺得很重要,畢竟有人通過它實現了財富自由,它能把自己從苦苦掙扎的現狀中解脫出來。而有時卻又覺得它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堅持和努力,根本看不出來它就能改變什麼。

甚至把我們從幻想中拉回現實,看,別人不寫作,照樣過的輕鬆瀟灑。何必自尋煩惱,額外增加自己的精神負擔?從開始的熱血沸騰、心潮澎湃、甚至不顧一切,到寫不出來時的焦慮痛苦,到慢慢適應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再到逐漸冷淡,開始完任務式應付。

這就是書上所說的“瓶頸期”,寫作有點像婚姻,結婚前激情澎湃,一旦結婚,過了新鮮期,來到瓶頸期或者叫磨合期。這個階段你開始懷疑婚姻,甚至幻想還有更好的選擇。你有了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眼前的這一切並不是你想要。婚姻一旦到了這個階段,往往最脆弱,也最容易破裂。寫作其實也是這樣。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你根本看不到寫作帶來的好處。我們大都這樣想過,我一面寫作,生活一面給我好處,可你常常發現生活並不按常理出牌。這種巨大的挫敗感,僅僅是因為我們沒有得到相應的反饋或者獎勵。突然就覺得,自己原來選擇了一條沒有盡頭的路。

“鼓勵別人,也鼓勵自己,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就像下午日更群的發起人張勝萍,對於新學員的啟蒙和鼓勵。“你正在做一件有價值、有意義,且可以長期積累的事情。”他說的慷慨激昂,我聽的百感交集。鼓勵,是對寫作者最好的獎勵和鞭策。

如果不加入社群,不被裹挾著一路前行,你就不能體會來自共情的力量和協同的成長。即使沒有人鼓勵我們,就要學會自己鼓勵自己。羅振宇、李笑來、覃傑、羅永浩、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生命中的一種標桿。

我自己進入冷淡期後,產生焦慮的時候,會常常去看“羅胖60秒”更新到了多少天,會去看李笑來十年前那篇很爛的文章,會想覃傑當初為了創建007,如何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留言框裡,長期打自己的廣告。身處在同一個時代,甚至是同齡人,憑什麼他行,我就不行?

在整個持續寫作中,激勵應該是最主要的精神動力。適當的自嗨,適當的狂妄都可以作為我們的養料。不給自己人生設限,前提是做長期有價值的事情。笑來老師給我的一個啟示,他說在新東方當老師的時候,因為記單詞沒有動力,就把每一個單詞按照年薪換算成錢,記住一個單詞,就可以獲得50元。這就是他所謂的“想要乾成一件事情,就要給這件事情賦予一個重要且重大的意義。”

受笑來老師的啟發,定義寫文章不是單純的寫文章,而是往自己的賬戶里存錢。每寫一篇文章,就是往自己未來的賬戶增加一筆可觀的財富。一個字1塊錢,兩年下來,最少也攢了170多萬元,而這才剛剛開始。這樣想的時候,就感覺到受到了某種激勵,頓時信心滿滿,鬥志昂揚。

投資大師張三九曾經說過:“多實幹賺錢,少文藝矯情。”雖然金錢不是生活的全部,但錢有時能準確清晰衡量我們做事的價值。也許用活人真人事例,才會有更大的說服力。

自己親身感受通過寫作如何變現,當《通財富自由之路》十幾個讀者的時候,我付費加入,親眼見證一個專欄如何指數級增長,從十幾個讀者到17萬讀者,一個人,一年內,通過寫作輕鬆變現3400多萬。那種驚訝或者震撼截止現在依然刻骨銘心。

不要在頭腦過分誇大寫作的神聖和莊嚴性,其實寫作真的沒什麼可牛的,就像農民種莊稼一樣的平常。不同的是,一個在土地上,一個在紙上。從心理上接受寫作,隨便一些,自由一些,先不要給自己設定太多的規則和局限。就像這個世界給你一張白紙,畫的好壞都是你的作品。你要做的就是打開自己,寫出自己最想表達的東西。

只有穿過這個瓶頸,你才會發現,其實那些原本無法逾越的橫溝,遠沒有你想像的那么不可戰勝。打破瓶頸期最好方法,不是逃避和重新選擇,而是直面、是接受。把眼前所有苦和痛統統的吞進嘴裡,咬爛嚼碎,最終變成你繼續前行的營養。

作者: 高原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