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老師隨筆

幼稚園老師隨筆,來了,或許看完你就會感到溫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幼稚園老師隨筆,僅供參考!

幼稚園老師隨筆篇一

劉平是我們班的“小公主”,不僅長得乾淨漂亮,而且聰明懂事,深得老師們的喜愛,特別是有一頭洋娃娃的頭髮,每當看到她的頭髮亂了我就給她梳梳,並給她紮好看的小辮,她似乎也很清楚這是老師對他的偏愛,總是跟我形影不離。

這天早上,我看到寧寧的頭髮亂蓬蓬的,梳也沒梳,我叫過她來問:“你為什麼不梳頭髮?”寧寧說:“老師我是故意不梳的,讓你給我梳,你為什麼每次只給劉平梳小辮,我也要,”一時間我竟不知說什麼好了。

我恍然大悟,無意中我犯了一個錯誤,梳頭事雖小,但在孩子們心中卻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覺這樣對誰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幾次上課寧寧在扯自己的頭髮,我還批評他,他卻無動於衷,如果這是我主動給她梳梳頭髮,就能滿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於給孩子造成心靈的陰影,我們的宗旨是讓鮮花和小草都受到陽光的溫暖,我們做到了嗎?

幼稚園老師隨筆篇二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繩、有的玩皮球……院子裡熱鬧非凡,生機勃勃,到處都是孩子們的笑臉,開心的笑聲,就連最內向的琪琪小朋友臉上也樂開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裡飛舞。由於琪琪小朋友是從外地轉過來的,性格內向,很少與同伴接觸,一日活動中,總覺的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憂鬱,在集體中顯得鬱鬱寡歡,因此戶外活動時,她總是自己躲在一個角落,不願跟其他的小夥伴一塊做遊戲,一塊活動,很多的活動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愛的眼光去看他,用溫暖的手去牽她的小手,摸摸她的頭,用寬闊的雙臂去擁抱她,並且讓班裡的孩子們都去接近她,跟她做遊戲,教她跳繩、玩球等。一天,孩子們告訴我:“老師,琪琪會跳繩了!”真讓人驚嘆啊!於是我高興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繼續努力!”琪琪的眼睛裡放出了平時不多見的興奮之光,笑臉也生動起來。我又不失時機的在全班孩子們面前表揚了她,還讓她跳繩給大家看,從此以後,琪琪時不時不地展示跳繩的本領,很多花樣技巧讓她跳的很輕鬆自如,別的活動也隨之增進,整個人都變了,變得愛說愛笑,活潑自信。

這件事,讓我看到表揚在幼兒教育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自己肯定與自我欣賞的良好心態。同時,讓我意識到不管哪一個孩子,都需要愛,需要溫暖,尤其是來到我們集體中,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真誠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會變得那么美好!

幼稚園老師隨筆篇三

記得有一次,我班正在進行戶外活動,一個男孩子興沖沖地跑來告訴我說:“老師,那兒有一隻蜘蛛。”或許在我們成人眼裡,蜘蛛是很平常的一個事物,而對於四、五歲的孩子來說,卻是新奇的,也是一次認識蜘蛛的好機會。於是我裝出很驚訝的樣子說:“蜘蛛在哪兒呀?帶老師去看看吧。”走到蜘蛛邊上,他手舞足蹈地指給我看,正在我們兩個討論蜘蛛的外形特徵時,幾個孩子也都好奇的圍了上來,於是他們興奮得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開了,而我就在一旁聽他們講“蜘蛛爬來爬去在做什麼呀?”“你們看,它的嘴巴在動呢!”有的說它在吃東西,有的說它在呼吸空氣。看著他們爭論不休的模樣,我不由覺得很感動。當他們的不到肯定答案時,他們就請我來幫忙,我就讓他們再細細地看一下,蜘蛛嘴巴里在吐出什麼?他們一看,驚奇地說:“一根線。”“是線嗎?請你們用小手摸一摸。”他們通過摸才發現原來蜘蛛吐出來的不是線而是絲,蜘蛛爬來爬去是在織網。;臨上課前,看著孩子們一個個興趣正濃的模樣,我又忍不住提了個問題:“你們知道蜘蛛喜歡吃什麼嗎?”孩子們有的說吃草,有的乾脆搖頭。我不急於讓孩子得出結論,於是我們決定做個試驗,我們把幾根草放在蜘蛛網上,讓他們有空時再來看看。以後一段時間裡,孩子們都圍著那隻蜘蛛,時時關注著它,發現蜘蛛不吃草,它吃小蟲子。在持續的觀察活動中,孩子們提出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中,有的孩子表現出細緻耐心的觀察力,有的表現出孩子豐富的想像力,有的甚至連成人都想像不到,這些問不完的“為什麼”,不正代表了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慾和探索欲望嗎?

從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蜘蛛——認識蜘蛛——探索蜘蛛的習性,我給了孩子們充分的自由,引導他們細緻觀察,鼓勵他們大膽地提出問題,對於孩子們的錯誤答案,也不加以一口否認,而是幫助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自己去發現事實的真相。

孩子的心是好奇的,也是敏感的,當孩子們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時,我們不能盲目的否認,而應對他們的問題加以鼓勵與表揚,然後運用他們能夠理解的方式,耐心解答、共同討論,或者提出反問引導他們繼續探索,我們應關心他們提問所涉及的內容,特別要關注那些在成人眼中看來是“錯誤”的行為,如“用開水澆花”、“把蚯蚓切成幾段”……我們不要著急去否認它們、斥責他們,而應善於發現他們“錯誤”行為中的探索之心和創新成份,幫助他們選用適宜的方法,繼續探究,鼓勵他們大膽把自己的發現表現出來,及時肯定他們與眾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以保證他們自由探索的空間。

直接獲得答案的孩子,看事物會理所當然,易養成對事物不聞不問的習慣;提出問題而得不到回響的孩子,會覺得孤立無援,長久也會養成不敢提問和沒有疑問的不良習慣。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珍視孩子的好奇心,真愛孩子們的問題,善於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與日常生活中培養、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也有責任區保護孩子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