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隨筆

寶寶是父母的心頭肉,那關於寶寶的隨筆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寶寶隨筆,一起來看看。

寶寶隨筆篇一:寶寶成長隨筆

真的應該說,好好時間沒有看過部落格也沒給寶寶寫部落格。

近一段時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先說一下寶貝天天

1.學習方面。在幼稚園里學習的東西記得非常清楚,每周拿回的小單子,都可以完整的學習下來。

舞蹈課,進步非常的快,老師表揚天天是,她教過的孩子當中學習速度最快的。

鋼琴課,我們換了一個老師,現在的關老師,天天是比較喜歡的,每次上課都是在快樂中進行,但是媽媽對天天的要求並不高,只是培養興趣、增加樂理知識,至於每天的練琴,並沒有刻克的要求寶寶,不過彈得還不錯,小兒歌還是沒問題的,我們參加了音樂學院“和諧之聲”比賽,還得了三等獎。當時彈的是<瑪麗有隻小羔羊><老麥克唐那>,是在現場表演最小的小朋友。在場上的表演,非常精彩。

2.運動方面。寶寶現在游泳已經不用游泳圈了,特別棒。上個星期媽媽才看到。爸爸到現在還沒看到寶寶的泳姿呢,找個機會帶爸爸一起去。說一下游泳吧,有一天,姥姥給寶寶買了一個套在胳膊上的游泳肘,寶寶用它的第一天,正好姥爺也去游泳,寶寶看到姥爺游泳的姿勢後,就會游蛙游。我們回來說,因為姥爺游泳的姿勢屬於“分解動作”,然後姥姥遊了自由式,寶寶也像模像樣的學習。回來媽媽把寶寶游泳的事跟天天的爺爺奶奶說了,爺爺說“我們老何家,天生就喜歡水,下水就會游”。又過了一個星期,媽媽沒在家,天天跟姥姥去游泳,結果天天可以自己遊了,就連救生圉、胳膊圈都不用了。

媽媽還是很自豪的,我家的寶貝這么小,就能自己游泳,太棒了小寶貝,看了你在水裡的自由玩耍,整個游泳池裡的人都覺得驚奇。

姑姑在606所那邊買了房子,爺爺、奶奶跟姑姑和小妹搬到那邊去住了。

姥姥家也買了一個二手房,經過了多方周折,不過房子還是拿到手了,寶寶當時看的第一眼就說,媽媽這個房子買了吧,不過這個房子買的,把姥姥家的錢全折騰光了,我們家的錢用於給姥姥家裝修,本想買車的計畫還得向後推遲。不過請相信爸爸、媽媽,車子早晚回買的。現在還是辛苦全家,坐著爸爸的機車風裡來雨里去吧。

寶寶隨筆篇二:寶寶一周歲隨筆

今天是寶寶周歲生日,昨天晚上我用氣球在牆上粘了一個心形,送給寶寶,涵宇就是全家的心肝寶貝

我對兒子的祝福一直是健康、快樂、幸福,在他的手足印上我留的也是這個祝福。我不奢望他能成為名人,做出什麼豐功偉績,只希望他能夠平平淡淡、快快樂樂的生活。

突然想到了一年前,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我還在醫院,當時正處於興奮狀態,忙著給大家發簡訊報喜呢。孩子比預產期提前了20天,本來那天還要上班呢,結果早上還沒下產床,就給領導打電話,說今天不能上班了,現在人在醫院,孩子已經生出來了。

當天看到寶寶後,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孩子長得真像我”。興奮過後,心情就比較複雜了,高興的是看到寶寶健健康康、順順利利的來到了這個世上,悲傷的是不知道寶寶更喜歡出來還是喜歡在媽媽肚子裡。生產前我在網上看過一段視頻,在孩子生出來時,解說員說了一句“從此孩子就是獨立的個體了,他開始知道什麼是冷,什麼是餓”,主要是受這段話的影響,總想著孩子是不是在肚子裡面會更舒服。

現在一年過去了,回過頭來看,孩子應該還是更喜歡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真的很感謝寶寶一年來給全家帶來的快樂!希望涵宇永遠快樂,笑口常開!

寶貝生日快樂,媽媽親親。

寶寶隨筆篇三:寶寶班教育心得

幼兒處於孩子成長的懵懂期,調皮、好動、想像力豐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顧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要有無窮的愛,否則就不輕易走進孩子的心裡,更不要說用愛的法則往教育,感化他們了。 每年新生進學的時候我都向家長先容老師的工作是非常瑣碎和單調的,這是由幼教的任務和性質決定的。幼稚園是保教機構,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讓孩子在幼稚園健康地成長發展。幼稚園教師還有解決家長後顧之憂、支持家長工作的任務,所以對幼教來說師德更重要。

幼稚園階段處於一個奠基的階段,從大的方面說要對孩子終身可持續發展負責,從細的方面講就是對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樂、當天的心情負責。 假如沒有愛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幹下往。幼稚園教師就像百寶箱,什麼知識都要通曉一二,要有較強的綜合藝術素質,包括對色彩的理解能力、對音樂的感覺能力,包括穿著,怎么樣穿著得體,讓小朋友喜歡又符合教師的身份,這些都是幼教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還有語言表達能力也很重要,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幼教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橋樑,對小朋友說話要簡練,聽得懂同時留意層次性。對家長的建議要有指導意義,對孩子的評價措辭要正確、委婉。 作為幼兒教師,我以為理解、愛和尊重是與孩子溝通必不可少的方面,由於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之上的。再有,愛和尊重是貫串教育始終的,肯定與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內在規律自然發展,對他們的自然發展表示尊重,為他們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精神與物質環境。 幼兒的學習活動與日常的遊戲、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遊戲和生活中不斷出現在幼兒眼前的真實題目情景使他們不斷調動和運用已有的經驗,並在不斷地面臨挑戰和解決題目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經驗。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總是將教育生活化---讓孩子不知不覺地會了;讓環境題目化---讓孩子玩著玩著就學了。這種說法看似簡單,實在對老師的觀察、分析、提煉、創設能力則有著較高的要求。作為教師,我們就要在幼稚園的環境中支持幼兒解決題目,進而引導幼兒將經驗遷移到社會生活中往。

幼兒教師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只要會唱歌舞蹈就可以了,作為幼教必須要有事業心、愛心、責任心。幼教是通往兒童心靈世界的橋樑,是孩子的忘年交,老師和孩子之間是同等的,作為教師應給予孩子更多的愛,關注每一個孩子,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