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優秀隨筆

語文老師通常都會寫一些教學隨筆,那優秀的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語文教學優秀隨筆,一起來看看。

語文教學優秀隨筆篇1:用文字架起溝通的橋樑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無論是“傳”“授”還是“解”,都需要溝通。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教師若善於溝通,學生則道明業精惑清,學得快樂,收穫成功。那么,我是怎么與學生溝通的呢?我用文字架起溝通的橋樑,讓他們通過這座橋領悟我對他們的學習點撥和思想指導,也讓我通過這座橋表達我對他們的殷殷希望和點點要求。因為這座橋,我和學生們的心距近了,情感深了,教學效果好了。

剛開學,我接任了初一新生的班主任工作兼語文教學,面對一張張陌生而可愛的臉,心中幾多親切,幾多擔當,他們像我的孩子般大小,我該怎么領他們在攀書山,遊學海呢?摸索中,半個學期就過去了,期中考試的成績也出來了,我和學生熟悉了很多,於是寫下《寫給我的學生們》:

同學們,人生有緣,我們相見校園,走進一個班。時光荏苒,轉眼,新學期已經過半。希望你們能對自己的學習做個盤點,為今後能輕裝上前作新的打算。

同學們,時不待我,要珍惜時間。謹記少壯不努力,老大很悲慘。人生短暫,青春寶貴,不可虛度每一天。只有抓住了今天,才有明天的額燦爛。

同學們,請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態度決定一切。多幾分認真,便少一些遺憾;勤付出汗水,便能收穫圓滿。相信沒有天才,決心不做懶漢,不甘落後,要勇往直前。

也許老師的要求過於嚴,但我只是希望你們不荒廢華年;也許父母的話過於煩,但那只是他們心底殷殷的期盼。同學們,不要嫌,不要過於貪玩。眼前風景雖可觀,但無限風光在蜂巔。站得高,方能望的遠。今天的你要努力登攀。

同學們,努力吧,相信知識的力量無邊。擁有它,你將改變自己命運,實現心中的夢想,創造人生的奇蹟。同學們,拼搏吧,堅信有付出就有收穫,敢挑戰就會超越,勤奮進就能向前。

同學們,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待何年?少立壯志氣沖天,可越萬仞山。青春之花艷,要靠汗水澆灌,相信繩鋸木可斷,快馬再加鞭!

語文教學優秀隨筆篇2:中學語文優秀隨筆

經過幾周的教學工作體驗,感到有一條原則較重要,即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愛學語文。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

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這樣,就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悅、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願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藉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親切的撫摸,殷切地希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

二、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說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

三、閱讀教學,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髮展自己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四、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體現自己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乾乾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脫離了自己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後感,觀後感、周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秀之作常常湧現,時間久了,學生就能發現自己的寫作個性。

教師可以允許學生有不同層次的發展,並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準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為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後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並能更好的展現或表現自己了。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並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

語文教學優秀隨筆篇3:國小語文優秀隨筆

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使國小語文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同時,也應當看到,由於大家對新課程尚處於探索階段,到底怎樣去進行國小語文教學,眾說紛紜,使人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許多觀點雖然很獨到,很新穎,但操作起來,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過聽一些課,隱隱覺得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開始走向新的極端:一味的課堂對話,一味的強調讀和感悟。像這樣教學,能否達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我認為,像這樣去教語文,如果用辨證法來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竊以為,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千萬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律,千萬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展地看問題,把什麼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要全面地遵循它們所揭示的教育教學規律。

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盡力使學生具備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習慣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尤其要指出的是,培養習慣,正面引導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習慣養成教育,有時還必須帶有強制性。必要時,還需要有教師意志的左右。因為,小學生對教師的某些習慣的培養還不能理解到一定的高度,但對他們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

對於小學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衝:一、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二、細心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三、勤於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四、大膽、大方、大聲說話,說國語習慣;五、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六、好問的習慣;七、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八、規範、整潔寫字的習慣。

培養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舉例來說,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要讓學生寫一筆好字,就必須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須規範、整潔地寫字。還是以寫字習慣培養為例來說,良好的寫字習慣就具有極強的遷移性。 學生把規範整潔地、有一定速度地寫字的良好習慣養成了,其他習慣:如愛惜書本文具,學習細心認真,一絲不苟,學習講效率,講質量、求速度等等也跟著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