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教學隨筆

語言是人與人交際的工具,那中班語言教學隨筆都有哪些?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中班語言教學隨筆,希望你有所收穫。

中班語言教學隨筆篇一

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不是花言巧語,也不是甜言蜜語,而是孩子們的發自內心的稚嫩的語言,就像一句貼心的“馬艷老師您辛苦啦!”足以感動我的內心,讓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孩子們真是長大啦,懂事啦!

這兩天班級的實習老師實習工作結束回學校了 ,只剩下我一個人帶班,說實話非常的累,所有的工作都包在了我一個人的身上,孩子們的安全成了我最重視的工作,除了每天帶著孩子們做遊戲、上課、戶外活動外,尤其是加大力度關注他們的安全,生怕出現一點小小的安全事故。可天公不作美,中午起床在為小女生梳頭髮時兩個小男生發生了爭執,錦浩小朋友的嘴唇的下面原先的傷疤被蹭破皮流血了,當時非常的生氣當我拉著孩子過來時又碰巧把我的手也掛傷流血了,可當時顧忌不到自己的疼痛,緊張的關心著孩子的傷口,在進行完教育之後才意識到我的手好疼,這時候釗寧、可心等小朋友捂著我的手心疼的表情問我“馬艷老師疼不疼啊!我給你吹一吹!”看著孩子稚嫩的表情我感到特別感動,特別的欣慰!再痛也是值得的!

孩子們也非常爭氣,常規非常的好,我也不需要費很大力,阿姨也在班級給予了我最大的支持 ,當我們為小朋友乘完飯後小朋友一起說‘馬艷老師你辛苦啦!”那種場景更是讓我感動的一塌糊塗,孩子們老師真的好愛你們,這將成為老師最深刻而又最難忘的記憶!

中班語言教學隨筆篇二

兒童詩歌的教學,使孩子更富情趣,對生活更加熱愛,它能讓孩子展開想像的翅膀,走向自信。詩歌《我想》就是這樣的一首充滿了純真幻想的兒童詩歌,語言純淨優美,富於韻律美。詩歌每一節的結構基本相同,用詞也非常講究,讀起來琅琅上口。儘管在活動前進行了充分的備課,精心的準備,可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儘管設計過程中一再努力以孩子為主體,使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體現出孩子是學習的主人,但在有些環節還是指導的不到位。通過今天的活動,我發現了很多不足之處,我把這些牢牢地記在心中,作為我今後教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的問題。

一、教師的提問語言設計得不夠精細,對圖片排隊這個環節的意圖不夠明確。這一問題主要表現在問題設計時,封閉性問題多,開放問題少,問題的針對性還不夠。如片段 :教師在展示圖片之後問道“XX的什麼地方最好玩”,“如果你也有,你想要做什麼”等,這一類問題的針對性還不夠,提出的問題應與內容有搭勾。打亂圖譜時應讓幼兒來學習,並應讓幼兒進行驗證。

二、對活動上學習詩歌的細節處理得還不到位。活動上還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給他們儘可能多的機會讓孩子們暢所欲言,表達交流。中班的孩子們在聽過教師示範朗讀之後,他們不可避免的會忽視詩歌中的一些其它段落,從而沒有整體的認識,所以在再現表達的時候往往會說的不清晰、不完整甚至是不正確,而我不管是檢查性的朗讀還是講析、答問之餘的感情朗讀,因為怕孩子的亂無章法的回答自己會沒有辦法當場給予恰當的回應,所以導致我只關注少數能力較強的孩子,請他們發言,片面的將他們的回答拉到自己原先設定的軌道中來,使得多數孩子得不到自由發言和朗讀練習的機會。幼稚園《新綱要》強調教師要面向全體孩子,所以我的語言活動也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全體孩子來全身心地投入,還要多思考活動上如何調動每個孩子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孩子在每天的活動上都有收穫。

通過詩歌《我想》這節課,我對中班的語言課教學又找到了一些方式方法,中班後期幼兒已經能夠完全欣賞理解短小的詩歌的涵義和意境,對詩歌已經產生興趣了,他們愛聽,喜歡朗誦,教師就可以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基礎上熟記詩歌內容,並學會有表情地朗誦,更是對詩歌意境的深入。同時,教學時可用身體動作表演,體驗多樣的情緒,我想用不同藝術形式的同構活動,會讓幼兒在欣賞活動中多一份真切的感受。總之,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一定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突破與長進的。

中班語言教學隨筆篇三

中班幼兒處於語言飛速發展期。我們常通過語言活動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在這些活動中,發現幼兒常常是被動的學習,幼兒缺乏主動學習興趣。幼兒常常想說,卻不知道怎么表達;有的不能連貫性表達。如何更好地發展幼兒語言表達,在多種嘗試中,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 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幼兒敢說,愛說。

良好的語言環境包括寬鬆的心理環境和豐富的物資環境。首先我們創設了寬鬆的心理環境。每天幼兒一來園,老師就親切與孩子聊天,問問他們在家吃了什麼好飯菜、看了什麼電視、和爸爸媽 媽說了什麼等,鼓勵他們把在家發生的開心事說出來,在老師的鼓勵下,孩子們經常一來園就和老師、同伴說開了。每一天,我們都安排十五分鐘開展“我來說”活動,讓孩子輪流上台講一講,這一環節成了孩子自我表現的最佳時光。

在平時的觀察中,發現孩子喜歡閱讀故事圖書,於是我們在牆上布置了主題鮮明,畫面精美、想像空間大的故事圖,如“三隻小豬”、“不愛洗澡的小熊”等。活潑可愛的人物形象激起了幼兒觀察,講述的興趣。他們一有空就駐足觀望,與同伴熱烈交流,連那些內向、不愛說話的幼兒也會到畫前發表評論。漸漸地,發現孩子都喜歡聽講故事。

二、 發揮幼兒示範的特殊作用,讓每個孩子都能大膽表達。

在集體面前有的孩子愛說,能說、敢說,活動中聽到的都是他們的聲音;有的孩子因為性格內向,不喜歡說,更不敢說,每次老師問到他,等很久也不見開口。日常活動中,也很少見他主動和別人交往,只有和個別親近的同伴才說上一兩句 。如何讓不愛說話的孩子敢說呢?我採用的方法是“同伴互帶”,就是一個愛說、敢說的孩子帶領一個不善表達的孩子,發揮幼兒示範作用。比如在集體面前念兒歌,我會請一個大方的和一個膽小、害羞的孩子一起表演。完後注重表揚內向的孩子,增強其自信。平時看書、自主閱讀時,也會進行搭配,並鼓勵能力強的幼兒主動教同伴。漸漸地,班上的小朋友都能一個人上台表演,講故事了。

三、 豐富幼兒生活經驗和幼兒辭彙,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只有讓幼兒有事可說,有詞可用,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不斷提高。中班幼兒的生活經驗逐漸豐富,他們也喜歡講述生活中的事和人。這時教師要注重教給幼兒相應的辭彙,讓幼兒能用規範的語言表達出來。比如春天來了,帶孩子春遊時,豐富了孩子“萬紫千紅”、“春暖花開” 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