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隨筆:真實的情感從來不需要濃妝艷抹(二)

當我們以為電影電視是人類可以肆無忌憚袒露情感之河的視窗時。這部劇偏偏把它扔進了一個一個平淡無奇的細節里。我想這也是很多人願意去一刷二刷甚至N刷的原因吧。所以它即使沒有情緒上的大喜大悲和情節上的大起大落,卻能時時刻刻牽動人心的原因吧。

它是媽媽在二女兒想要遊學,苦於家裡沒錢,跑到鄰居家借錢,坐了半天沒好意思開口又返回家的無奈和心酸。被好心的鄰居識破,假裝若無其事的過去送東西,順便把錢塞到媽媽手裡的默契和感動。

它是德善去遊學,好不容易央求媽媽帶上家裡唯一值錢的相機,卻把相機丟弄丟了。還是被媽媽原諒後的寬容和心疼。

相機雖然很貴,但已經弄丟於事無補,女兒遊學的機會來之不易,媽媽只有壓抑怒火安慰女兒到破涕為笑。畢竟,對孩子來說,害怕家長的指責勝過心疼某個物品的價值。

幾乎每個妹妹都有過偷穿姐姐的衣服,偷窺姐姐的物品的經歷吧。

有一天,德善臭美的偷穿了姐姐的牛仔服去學校,那一天,她快樂的像個小鳥。插曲出在姐姐因為臨時有事要外出,中途回家拿衣服,卻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牛仔服。

媽媽頓時變得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她沒有簡單粗暴的教育姐姐要讓著妹妹。而是驚慌失措的像個孩子。在打電話讓弟弟去找二姐回家送衣服後。她就已經挖空心思的想各種方法來應對和搪塞姐姐。一會說衣服拿去乾洗了,一會說好像已經放到洗衣機。她語無倫次,自相矛盾,手足無措的樣子像個可愛的孩子。終於等到二女兒有驚無險的把衣服送回家,她才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在姐妹相愛相殺的成長過程中,她沒有費盡心思的努力平衡她們的關係當和事佬。就像生活中任何一次姐妹起衝突,媽媽從來沒拿道德綁架老大要讓著老二,或者苦口婆心的勸她們要相親相愛,甚至總是試圖評判她們矛盾的孰是孰非。

她反倒總能找到姐妹倆各自的優點,比如總夸姐姐學習好,妹妹長得漂亮。

(文章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