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周末去哪裡

周末去哪裡?對於上班族來說,周一至周五,工作和生活的主要模式“兩點一線”然而周末去哪裡也自然成了最熱門的話題,

周五同事,朋友在一起聊的最多的是:這個周末有活動嗎?準備去哪裡?拜訪長輩?走綠道,品美食?採摘?周圍附近走走?還是去爬山,玩玩水?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碩果纍纍,正值採摘的好時機節。周五的午後,手機突然想起,顧不上忙碌的我,打開手機微信瞄了一眼,螢幕上的一行字:“姐姐,周六我們一起去摘橘子,好嗎?”頓時興奮不已的我,不作思索,立馬回復:好啊,一起去。

周六下午一點,我們一同20人,承載這四輛小車前往目的地……桃園一橘子園。遠眺橘子園,“接天樹葉無窮碧”猶如一片綠色的“夜空”,還有滿天的“小星星”;又如一盞盞指路的明燈,萬家燈火,照亮著每家每戶。

沒等司機把車停穩,一路前行的姐妹們早已被眼前的幾十畝橘子園給勾引了。一個個迫不及待地下了車,走進橘子園,靠近橘子樹,仰望一個個成熟的橘子,好似一枚枚紅橙色“小燈籠”,在樹上高高掛起,特別的喜慶。豐收的喜悅油然而生。

看著樹上密密麻麻、千姿百態、一個個紅著臉的橘子,摘哪個好呀?有經驗的姐妹說:可以隨便摘幾個嘗嘗,哪了樹上的橘子特別甜,就多摘幾個。

從小就不怎么喜好吃橘子的我,今天的出發點有些與眾不同。趁雙休日,走近大自然,放飛心情,感受大自然賦予的美,享受採摘帶來的那份愉悅。我一手提著籃子,一手拿著剪刀,輕輕鬆鬆地穿越在園內的每個角落,這顆樹上挑一個,那顆樹上剪一個,一路走,一路挑,總覺的一棵樹比一棵樹上的橘子長得好,一路走一路摘,腳步馬不停蹄地穿梭著,總滿足不了自己的欲望。

採摘的橘子是三元五一斤,眼看籃子裡的橘子越來越滿,開始心疼錢包里的錢了,猶豫:“橘子我又不愛吃,買那么多回去幹嘛?大街上一路叫賣的橘子很多,也很好吃,而且又便宜。”木訥片刻:“多摘一些,回去送送人也罷!”也許是心靈在作祟:“哎,管不了那么的多了”腳步繼續往前邁進。

沉浸在園中的我,聽到遠處傳來模糊的叫聲:“姐你在哪裡了?我們回去了。”此時的我,望了望前方的橘子樹和掛在樹上的橘子,有些依依不捨。

回到了車上,看著滿載而歸的橘子,姐妹們個個露出了滿意的笑臉,各自議論開了,有的談採摘的過程,有的吹捧自己的橘子,互相攀比著,還有的相互品嘗。有的說我的橘子甜,有的說,我喜歡甜中帶酸的味道。這時的我最沒有發言權了,味道對我已不作掛齒。

回家請朋友一起品嘗橘子,本想聽上幾句讚賞的,但得到的卻是:像臭八怪;水分不足;淡淡的;有點酸……儘管朋友他們說的句句都是實話,但我什麼也不在乎,因為此時的我早已被這片橘子園林給陶醉,污染得忘記了自我,反而開始滔滔不絕地讚美起來。

無論橘子美與醜,甜也好,酸也吧!無論身處高與低;貧或富;樂也好,苦也罷,享受一路的美景,不忘初衷,不負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