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滋味隨筆

在書中可以體會不同年代,不同地點,甚至是不同世界的風俗。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讀書的滋味隨筆,希望您喜歡!

讀書的滋味隨筆篇一

在孤獨的時候,書是我的夥伴;在傷心的時候,書是對我的安慰;在迷茫的時候,書是引領我前進的明燈。

在我很小的時候,書的身影便走進了我的世界。我問母親:這是吃的嗎?母親笑而不答。我捧起書,咬了一下,硬硬的,沒有什麼溫度。我眨著眼睛疑惑的望著母親。母親笑了,她說:這當然是吃的,只是需要用心去品嘗。我疑惑的搖搖頭,懵懂的我根本不可能知道這句話的深意。只是漸漸知道大灰狼與小白兔走進了我的內心,我感覺書是甜的。

當我漸漸長大,發現書也並不全是蜂蜜,也有讓人苦淚泉涌的一味味黃蓮,讓人潸然淚下。讀《穿條紋衣服的男孩》時,我第一次因為讀書而落淚。感受著父親親自殺了自己兒子的悲哀,體會二戰期間猶太人與納粹彼此的痛楚。這是歷史的悲劇,這是一個身為德軍司令官又身為一個父親的悲傷。當信仰與血脈抉擇的時候,一位英勇一世的司令官又該如何面對?這一切的一切只是無盡的悲劇。只願歷史不要重演。想到這,我再一次哭了。為的是逝去的可憐之人與逝去的悲傷歷史。有時,書是苦的。

到了現在,當我讀的書越來越多,而我就越感到書的千滋百味。辛辣的《特工王戴笠》,體會戴笠的坎坷一生。酸酸的《真秦始皇》,感受亘古第一帝的心酸多難的童年。酸、甜、苦、辣,千滋百味,釀成一杯世界上最駁雜的雞尾酒,喝下去,感慨萬千。

在書中體會不同年代,不同地點,甚至是不同世界的風俗。在書中,體會風雲世界的百難蒼桑以及大千世界的親暖溫情與世態炎涼。讀書是一道會聚天下之特色,集合人生之色、香、味聚全的美食,品一口,仿佛靈魂都在淨化。讀書也是一味會聚天下之苦楚,集合人生之怨恨的黃蓮,咽一口,嘗盡世間之艱辛。讀書的滋味還真是風趣萬千。

我喜愛讀書的滋味,只因它是我靈魂的導師。

讀書的滋味隨筆篇二

痛苦就是痛苦,快樂就是快樂,痛苦時怎么會有快樂呢?小時候的我總是這么認為。慢慢地慢慢地我長大了,生活中的某些事情讓我有了痛苦時快樂著的滋味,這滋味很美好,很美好……

上幼稚園時的我很愛畫畫。每每輕鬆地、不費吹灰之力畫的一幅畫,總能得到親人、老師的讚賞,而且還得了許多獎。聽著他們對我的表揚、看著他們臉上喜悅的表情,我心中美滋滋的。那時沒有付出汗水便獲得收穫的我天真地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每當看見哥哥看著作業本發獃、愁眉苦臉的樣子時,我還笑他傻:學習——還不是小菜一碟嗎?

慢慢地,我長大了。在學校、在家中,在課間、在假日,我儘量利用空餘時間讀儘量多的書。看了一本又一本,但是,因為我太小了,所以有很多讀不懂。可是我還是堅持讀下去,因為我記得有本書上曾說:“思考好比播種,行動好比果實。播種愈勤,收穫亦愈豐。”

我愛讀書,從被動到主動。讀到幽默的地方,我會哈哈大笑、讀到憂傷的段落,我也會悲傷流淚。每次讀書,我的心都會溶入書中,與書中的主人公盡情地在他的世界中遨遊。

也許正因為懂得了苦中有樂的道理,我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每當我取得優異成績同學們向我投來羨慕目光的時候,我的心中溢滿了快樂。

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我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很多。我知道在學的路上會有艱辛、會有痛苦、會有枯燥還會犧牲很多娛樂及玩耍的時間。但我更懂得“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記得台灣女作家羅蘭曾說:“我們的生活有苦也有樂。幾乎每一件甜美的事物背後都必定隨帶著一些辛苦,換句話說,幾乎每一件辛苦的事情背後也必定隨帶著一些安慰和快樂。當你覺得辛苦和不耐煩的時候,請你為它另一面的意義而忍耐。當你有機會安享你的收穫時,你一定會領悟到當初所付出的並沒有落空……”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學習的確很苦,但苦中有樂!我愛學習!

讀書的滋味隨筆篇三

杜甫有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想想看來,也確實是這個理。讀書的好處,一言難盡;讀書的滋味,用一句廣告詞來說便是:滋味多多,好處多多,同時也樂趣多多。

有人把讀書當作一件苦差事,讀不下去,也不想去讀。那么,他就會認為讀書的滋味是苦的,味同嚼蠟,枯燥無味。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紀,各種休閒方式無處不在,電腦遊戲,網路小說,電視節目,嘉年華,3G手機,掌上電腦……而用在讀書上的精力和時間被嚴重壓縮。有些人沉浸在影音世界,沉迷於電子遊戲,而不願意沉下心暢遊書籍的海洋。沒事的時候拿著手機或是MP4,悠閒地躺在床上,玩著PSP,悠哉悠哉,遠比得規規矩矩地坐著,雙手拿著書本,盯著那白紙黑字要舒服的多。而對於這些人來說,讀書籍倒成了乏味的事情,也許,只有GAME或者是MUSIC才是能緩解他們苦味的糖果了。

我對把讀書當作苦差事持堅決反對態度。我認為,讀書的滋味是甜的,是充滿樂趣的。讀書,可以擴大自己的閱讀量,汲取文章精華,感受文化魅力,享受閱讀樂趣。只有那由一張張潔白的紙張和一行行整齊的文字組成的書本才真正地成為書。並且,只有讀真真正正地地道道的書本,才能享受的到書帶來的書香。只有在油墨的清香和字裡行間才能品味的到讀書的甜。讀書,還要進入到書內,和主人公一起去感受,去感受它們所帶來的酸甜苦辣。讀一篇喜劇小說,會感受到快樂,也品嘗到一絲甘甜,讀一篇悲劇,會感受到悲傷,也會嘗到一絲酸楚。為《八十天環遊地球記》中福格的賭注而提心弔膽;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爵士最後找到格蘭特船長而感到快樂。讀書能帶動人的想像力,也能帶動人的情緒,讀書所帶來的,是快樂,是幸福,還有甘甜。

讀書的滋味,多種多樣,就像可樂,有甜、有苦、有辣、有酸,溶為一體,帶來了奇妙的效果。讀書也如此,只有會讀書,讀好書,才能真正品味到讀書的真正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