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隨筆

高中生在忙碌的學習中都有什麼突發隨想的生活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中生活隨筆,希望能幫到大家!

高中生活隨筆:真正的高尚

春秋時魯國規定魯國人在別國看見淪為奴隸的本國人,可墊錢將他贖回來後到政府報賬,孔子的一個學生贖回後沒有上報,而孔子卻說這樣妨礙了更多人被贖。因為其他人不報帳會受損失,報賬則說明品格不如孔子學生。在我看來,孔子的做法是正確的。在當今社會,好人很多,高尚的人卻不多,真正高尚的人就更少了。

“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多少被人們用來讚美高尚人的成語,但這些人是真正的高尚么?他們也許像孔子的那個學生一樣,做好事不圖回報。他們得到了人們的讚美,好像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人。但是,對整個社會而言,他們的“高尚”對社會造成的損失也並非是那一點點的高尚所能彌補的。真正的高尚應該從全社會來說,看的應該是一個人對社會所做的最大的貢獻,而不是個人的得失。

新聞上報導過:一個才華橫溢善良的大學生,奮不顧身救了一個落水的老人,自己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做到了捨己救人,當成了英雄,得到了無盡的讚揚。但對於整個社會呢社會失去了一個人才,這讓社會失去了更多。這是真正的高尚么

那些被人們稱之為高尚的人的做法,我並不是完全否定,他們也是出於好的出發點,但是不會從大局出發,因小失大。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是社會中的人,我們所做的應該從社會來考慮,要真正的為了社會。我們不能讓自己的“高尚”成為別人無形的壓力。這樣,對人們做好事的熱情之火反而是一種阻燃劑,而不是催化劑。

贈玫瑰,手留片點余香。孔子的那個學生的做法,是一種小的高尚,為別人默默付出,不留名,也是一種小的高尚,幫助別人尋找人生的目標,為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這才是大的高尚。高尚不應是不求回報,也並非樹標立榜,只要能夠把自己的光芒發散到最大,便是真正的高尚。

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做到真正的為了社會的高尚!

高中生活隨筆:致我的青春

作者:淡然的小鬼

身後我總聽得/時光之神架著有翼的馬車/飛馳而來/而在我面前遙遙橫亘的/卻是永恆的無邊荒漠

——題記

時間是青春軌道上行進的列車,在你還來不及回首的時候,滿載著喜怒悲歡,然後呼嘯而過。在這樣的季節,若有若無的傷感蟄伏在空氣里的每一個角落,只等著某個不經意的時刻鑽進你的心裡,留下無法言語的感覺。

駐足校園,我在無數消逝了的足跡中看到那個走過夏日的湖邊,踩過秋天的滿地黃葉,感受過冬日風雷的自己,當然還有那個埋首於書堆中,惘然於知之無涯的自己。

我感到自己的青春好像抓不住的流質,正從我的指縫間悄悄溜走。淚在瞬間劍一般洞穿於我的身體。

曾經剛處於花季的年齡,卻懵懵懂懂地幹了許多傻事。那時的我天真地以為,快樂才是青春的本質。然而何為快樂?那時對快樂的定義只有一個字:玩。是的,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光固然很快樂,可與此同時,失去的也很多很多。當時光老人從我身邊經過的時候,他一定會皺起眉頭,而他得到的只是我的不屑。

直到現在才明白那時的膚淺,生命中是止不住的空虛。就像大海的表層看似平靜,而內部卻是強大的激流和暗涌。有一天也許會爆發,噴涌然後將我吞沒。

每每在晚上一個人看天的時候,會觸及我無盡的傷感。月光照樣毫不吝嗇地灑在每一寸大地上,只是我分明地感受到它對我的譴責。我的青春被我任意拋擲,讓每個人都可以從它上面踩過。我後悔了,發瘋似的後悔了,我為我年少的無知感到心痛。淚黯然落下,除了月光,沒有誰會記得。在我醒悟的一剎那,一切都有了感知。誰都不需要記得,只要我明白就好。

青春依然是流質,只是被我裝在杯子中,然後緊握。我已浪費過它一次,但不能有第二次。緊握著它,我覺得自己的生命正一點點地充實。

其實青春就像一堆沙,淚流過,它才會凝結。

淚流過,才讓我懂得青春的真諦。

高中生活隨筆:愛在屋檐下

作者:趙彤

母 愛 深

雖然剛出生時,我們那根連線母體的臍帶已經被剪斷,可是,與母親的血緣關係卻終生難以割斷。當我們呱呱墜地時,我們便占滿了母親的心。當我們牙牙學語時,第一句便是“媽媽”。在我們的身邊,永遠有母親的伴隨。母愛是無處不在的,它像身邊的空氣,雖然看不見摸不到,卻充滿世界;它像春天的甘霖,灑落在我們的心田,雖然悄無聲息,卻滋潤著一棵棵生命的幼苗。母愛是最無私、最溫暖的太陽,奉獻著光和熱;母愛是肥沃的土壤,為哺育兒女茁壯成長提供充足的養分;母愛是無垠的宇宙,任兒女自由翱翔。

母愛深,深得無法比擬。

父 愛 沉

父親在我心中永遠是那么嚴肅,那么不易接近。小時候,父親母親總愛站在我的左右兩旁,張開手臂,讓我走到他們身邊,每次我都習慣性地向右邊的母親歡快地跑去,忽略了站在左邊的父親,並沒有注意他當時的失望神情。然而,如果沒有父親,怎會有我和母親幸福快樂的生活?父親那粗大的手是家庭的支柱,父親那寬闊的肩是子女的靠山。父親總是辛勤勞作,無怨無悔。父親教導子女,總是賞罰分明。

父愛如山,巍峨高大;父愛如江流,澎湃奔涌;父愛如草原,遼闊無垠;父愛如酒,需細細品嘗;父愛如詩,需深入體會;父愛如書,需認真品讀感悟。

父愛沉,沉得無法稱量。

師 愛 暖

如果說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那老師便是我們的第二任父母。老師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教給我們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老師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在我們成功的時候,老師和我們分享幸福和喜悅;在我們失敗的時候,老師鼓起我們重新前進的風帆;在我們犯錯誤的時候,老師耐心細緻地撥正我們前進的航向;在我們因取得一點成績而驕傲的時候,老師的諄諄教導是我們的清醒劑。老師既是我們的良師,也是我們最真摯的朋友!

老師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老師似春蠶,吐盡蠶絲,毫無保留。

老師如導航燈塔,為我們指明方向。

師愛如陽光,照在我們的心靈上,暖洋洋的。它的溫暖不亞於母愛的深,父愛的沉。

友 愛 濃

當我們從父母的羽翼下走出來時,我們開始尋找朋友。朋友帶給我們溫暖、支持和力量,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們同行,友愛照亮我們的生活之路。

當我們難過時,朋友是肩膀,可以依靠著哭泣——友愛是熨斗,燙平我們心中的苦惱;當我們絕望時,朋友是一雙手,把我們從絕望中拉出來——友愛是火把,重新點燃我們心中的希望;當我們快樂時,朋友是巨浪,可以把我們的快樂推向更高處——友愛是樂曲,增添我們前進的動力。

友愛濃,濃似咖啡,香氣醉人。

我們生活在愛的屋檐下。

高中生活隨筆:有時候的有時候

作者:周璵琨

有時候,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由不得我們。

我也曾想過,我可不可以不那么勇敢,不那么堅強,不那么倔強,就像是一棵依偎在大樹腳下的小草,有人為我遮風擋雨,我只需要乖乖的躲在樹下享受著所給予我的溫暖,可以什麼都不用害怕,什麼都不用擔心,就這么安心的度過每一天。

可是現實畢竟是現實,那只是一個幻想的泡沫。

我們活在這個世上終究不是為了享受,人總是貪心的。當我們在做孩子的時候感到無聊盼望著長大,長大後又嚮往著返回童年;我們浪費著自己的健康去贏得個人的財富,然後又浪費自己的財富去重建自身的健康;我們焦慮地憧憬未來,忘記了以前的生活,活的既不是為了現在也不是為了將來;我們活得似乎永遠不會死,死得也好像從來沒活過。這種荒謬的惡性循環,無疑是一一證明了人生的悲哀。

每個人都擁有一條只屬於自己的路。背負著夢想的翅膀,我們啟航。可是偏偏在一片迷茫中,我們都變成了迷路的小孩,看得到別人的路,卻看不清自己的路。我們懵懂的邁出步伐,卻只有到達終點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有人說,上帝從來不會給一個人快樂太久太多,額外的幸福需要我們自身的努力才能夠獲得。可是這個世界是複雜的,讓人憂傷的繁瑣實在是太多太多,畢竟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永遠一帆風順的。我們都應該懂得,如若不想成為被這個世界所拋棄的小孩,我們該學著去做的還有很多很多。是去學習人不能強迫別人愛自己,能做的是讓自己知道被愛;去了解信譽需要多年的努力去建立,但幾秒鐘就可以毀掉,去懂得最有價值的不是生活中所擁有的東西,而是生活里的人;去學會把自己和別人攀比是不好的,比上不足比下總是有餘;去學知富有的人不是擁有的最多,而是他對生活的要求最少;去學會端正自己的態度,否則控制自己的只會使自己的態度;去了解深深地傷害我們所愛的人只需要幾秒鐘,然而要癒合這個傷口需要許多年;去通過寬恕的行為學習饒恕;去明白有很多人關愛著我們,只是他們或許並不懂的該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去了解錢可以買萬物,就是買不到幸福。

有時候,輾轉了許久,也不過是一個結局。

真正令人發瘋的不是今日的負擔,而是對昨日的悔恨和對明白的恐懼。我們總是在一個過道里徘徊,惦記著離車站還有多遠,這樣的生活讓人感到疲倦,感到厭惡。很想說,何不換一種說法?將更多的高山攀爬,多吃點兒冰淇淋甜甜嘴巴,經常光著腳丫板兒溜達溜達,在更多的河流里暢遊,多看看夕陽西下,多點歡笑,少流淚水,車站就會很快到達!

擁抱今天,學會生活,我們可以發現其實這一切也不過那么簡單,那么美好,也不至於那么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