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迷茫的隨筆

不迷茫不叫青春。有關更多的關於迷茫文章,歡迎前來賞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關於迷茫的隨筆,希望你喜歡。

關於迷茫的隨筆篇一

每個人都有一本自己的書,主題的暗淡與輝煌全都於作者的心情。我不會相信有人一生都暗淡或輝煌。只是確切地覺得每個人的書中都該有記載生命轉折的那一篇章。我時常翻閱屬於我自己的那一本書。歡笑與淚水,成功與失敗,都記在額這本書上。

第一次考試得了一百分,爸爸表揚我學習努力;第一次做飯沒把飯燒糊,媽媽誇我能幹。此時的天是藍的,雲是白的,生命的花朵是鮮艷的。

然而,生活並非一帆風順。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沒有月亮,我躺在床上,淚水早已模糊了視線。為什麼?為什麼不幸都降臨到我的頭上?我不停地問自己。那是一個禍不單行的日子:一向疼愛我的外公離開了人世;媽媽又因傷心過度住進了醫院。生活瞬間變成了灰色,一連幾天的悶悶不樂被表姐發覺了,沒有過多的語言,他只是平靜的說:“直面不幸,挑戰不幸,挫敗不幸,這是一種別樣的快樂。”我懂了她的話。於是,所有的不幸都變得微不足道,我依然像往常一樣生活,一樣快樂,生活立即變得潤澤起來。此時的天並不都是藍的,雲也不是白的,而生病的花朵依然是鮮艷的。

小時候,生活讓我懂得什麼是習慣,現在,我又明白人應當學會打破習慣。失敗與成功的交替變換,使我真正認識到失敗乃成功之母,激烈的競爭讓我看到了不向前走,就是向後退的現實。生活原本是一本百科全書,仔細地閱讀它,他一定會有所領悟。

經歷了快樂的滋潤,也經歷了風雨的洗禮,面對生活,更多的應該是深深的思考。而我所思考的結果是----我不再迷茫。從那天起“直面不幸,挑戰不幸,挫敗不幸,這是一種別樣的快樂”便成了我面對生活的信心。

關於迷茫的隨筆篇二

人生難免挫折,迷茫對我們個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一種考驗。——題記

那一年,很多事情讓我不再迷茫,讓我懂得人生難免挫折,人生難免困難,人生難免坎坷……

在生活上,也許有人很堅強,也有人很懦弱,也許是因為種種原因造成的,使有些人找不到迷茫走向成功的方向。難道他們就不會航船去找到原來那一條路嗎?我想他們會能的,也許吧……在學習上,我們也會難免困哪,當遇到困難,我們要有堅強的意志去克服,開闢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道路,使得在學習上更為突出的表現。

有次,我考試失敗了,當時很失落。但是還好有爸爸在鼓勵著我,使得我找到了方向,使得我積極進取,使得我不再迷茫。爸爸對我說過,人生難免會有“烏雲”,但是天空最終屬於藍的,只有你有信心,只要你有自強的精神。從爸爸的話讓我感悟到:人生難免挫折,面對挫折需要有堅強的意志去戰勝它。夜晚是一個讓人寂靜,讓人感到清涼的氣氛。可是對我來說,是一個害怕的夜晚,恐懼的夜晚。夜晚每次都是爸爸媽媽為我“擰燈”,可是有個夜晚,我的屋子裡的燈沒亮,黑漆漆的,當時很害怕,我想:我還是自己去擰燈吧!於是我就靜悄悄地走向那檯燈,扭一下,燈亮了。結果讓我吃驚的是,檯燈里有一張紙,是爸爸媽媽一起寫給我的,他們說到:孩子,以後的路還有很長,要為自己“擰燈”,不要再迷茫,只要你有信念,美好的明天最終屬於你的。爸媽的話讓我很感動,我想他們是讓我在迷茫的方向里找到了自信,古人云: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也是這句詩的寓意吧!

也許有人會說迷茫的方向就不再找回,也許有人會說迷茫方向永遠也找不回來,難道你們就這么認為嗎?難道你們沒有思考過嗎?難道你們沒有經歷過嗎?我想未必……

從身邊許許多多的事情,我感受到,人生在世有成功有失敗,我們要感謝成功,也要感謝失敗。並享受成功與失敗的滋味。最後,值得我去思考和感悟是:從此,我不再迷茫。

關於迷茫的隨筆篇三

淅瀝瀝,淅瀝瀝……春雨連綿不絕的下著。窗外的風景被蒙上一層陰暗,我的視線掠過眼前的樓房,落到了遠處巍峨的重百大廈上。大廈好似一位高貴的天神,矗立在朦朦朧朧的細雨中,讓我心生初一絲迷茫。鋼製的雨棚被雨滴驚“滴嗒”作響,微風夾雜著雨絲帶來一絲寒淺。我佇立在窗前,眼裡滿是這斜風細雨的景色,不禁想起給自己起的筆名:冷雨隨風。風輕盈地翻開桌上的書頁,扉頁,一喊清晰地字跡:十五歲,我依舊在原點……

原點,是一個非我選擇的地方,家是一個點,而我十五年來不斷畫著大大小小的圈,亦如原點的坐標——(0,0)。我甚至不確定原點是不是我的坐標,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坐標,即使是一個光禿禿“0”。

撐起一把藍傘,頭上頂著片藍色的天空,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雨絲很輕很輕的附在傘上,路上的景物有些朦朧。我伸出手去接過這略帶冰涼的雨絲,真的是冷雨,與沒有坐標的人一樣只能隨風飄泊。“我是沒有坐標的人嗎?。”看著雨絲隨風飄落在路上,我輕輕的說。這段兩點一線的路程,我每天都要來回的穿梭。就像數軸上不斷移動的點,永遠沒有自己的坐標。家是原點,學校是終點。而到了終點又開始為另一段路程忙碌。然後,終點回到了原點……依舊日復一日的周而復始在這段路程上,而我依舊固定的在原點。

踩著腳下淺淺的積水,來到了一段十字路口。一旁是被譽為“武勝明珠”的重百大廈,各式各樣的汽車川流不息,來來往往的人進進出出,細雨中依舊沒有一絲蕭條,而顯出一番繁忙的景象;而路的一邊則是一條幾乎無人問津的小巷,牆壁上的磚塊上已有灰塵肆意蔓延,不是有一兩把雨傘在小巷中匆匆而過。

一個轉身,隔絕了身後的繁華與喧嚷。古老的小巷有雨相伴似乎變得更為靜謐。隨風飄浮的細雨輕輕落在身上好似那“沾衣欲濕”的杏花雨。高牆內那棵低矮的美人蕉被雨洗的發亮,綠樹掩映下民族國小的一角在細雨中若隱若現。小巷的路,窄窄的蜿蜒向遠方,細雨下卻讓人迷茫。

耳旁飄來一首我曾經朗誦過的小詩《我的未來不是夢》:迷惘、彷徨、生活的考驗,只會變作閃亮的群星,點綴我們心靈的天空。我的未來不是夢,因為我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雖然朗誦已事隔多時,可我依舊清晰的記得當時自己在最後那句“希望”上加強了語氣。“可我的希望又在哪裡呢?“如果沒有坐標前方的一切都顯得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