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跡初一隨筆

用心感悟生活,就會美好的痕跡。那初一學生是如何寫痕跡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痕跡初一隨筆,一起來看看。

痕跡初一隨筆篇一

也許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中,總會留下些些許許的痕跡,或清晰,或模糊,或愉悅,或惆悵你有過這么一條痕跡嗎?那么的刻骨銘心,那么的不可磨滅,那么的清晰,歷經歲月而不蝕。現在,回想起來,卻又是另一番滋味。

小時候,奶奶就喜歡把我抱到牆邊,用尺子一度,刻畫下我身高的量度。一天,奶奶興沖沖地朝我跑來,我以為發生什麼大事了,原來她只是要把我帶到那個老地方循公例。當她刻畫完那一刻,臉上露出一個滿意的笑容,對我說到:你明天就要上幼稚園啦!看,這條就是你上幼稚園的痕跡。小時候的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只是覺得看著這種線一天天比一天高,我就一次比一次有成就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這樣,牆上多了好些條痕跡。只是,這些痕跡停止在了某一高度。後來,只見奶奶每天臨睡前都在房間裡拿著一本本子寫寫畫畫,我不知道她在乾什麼,然而,只是看見她有時候高興地不得了,有時候又有眼淚在眼珠里打轉。過後,她都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一個盒子裡。後來,奶奶叫父親買一部相機給她,我們都詫異了,她什麼時候這么時尚啦?之後,奶奶就常常拿著個相機在轉,還時不時要求我拍照,她都成了我家的影迷了。我忍不住問她為什麼那么喜歡照相,她答非所問得說了一句:只要我在,我就會一直照。我被她折服了,原來拍照在她生命中這么重要。

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上年的冬天,我家再也沒有出現過一個拿著相機的身影。那幾個月我覺得很不習慣,精神恍惚,整個家,好像少了點什麼,死氣沉沉的。後來,父親拿給我一個盒子,說是奶奶留給我的,我一看,這不是奶奶的寶貝嗎?我顫抖著打開它,裡面有幾本日記本和一些相,那些日記都是奶奶為我寫的成長日記,有些相後面還附有一些話。第一張就是那些熟悉的痕跡。我流著淚看完了這些成長的痕跡。我,豁然開朗,這一切,都源於第一張的痕跡,因為漸漸長大的我不願意再到牆上刻畫,奶奶只好出此下策。每一本,每一張,她都這樣的用心。現在我明白了,重要的不是照相而是我。原來,這就是痕跡,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我而做,我頓時發不出任何聲音,腦袋一片空白,只能任眼淚划過我的臉頰。

她留下來的痕跡讓我那么刻骨銘心,那么不可磨滅,那么清晰。我知道這不僅僅是我的痕跡,還是奶奶的痕跡,是屬於我們兩個的痕跡,這條痕跡,劃得那么深。每次當我看見這些痕跡,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在吶喊:奶奶,我想你了!

痕跡初一隨筆篇二

寧靜的夜空,星辰划過,留下的是絢麗的彩條,沒有多么地壯美,只不過是稍縱即逝的痕跡;赤裸的岩壁,斑駁縱橫,自然的造化留下了歷史變遷的見證,沒有多么地完美,只不過是風雨沖刷的痕跡;恬然的湖泊,輕劃小槳,泛起陣陣漣漪,微漾的水波漸行漸遠,沒有多么的唯美,只不過是身後舟行的痕跡……

也許這不是一種壯美,不是一種完美,更不是詩意的唯美。自然萬物呈現了各種各樣的痕跡,或深或淺,它代表著曾經某些事物的存在,而留在現今的一種表達罷了。

有時,我們的心靈也需要一種表達,來抒發內心的情愫。不管是歡喜,還是悲情,生活中,我們都曾有過,悄悄地深藏過,進而,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那一道心靈的痕跡。

心靈的痕跡是一段成長的見證。人生旅途,崎嶇漫長,一路美景,風霜雨雪,經歷亦是頗多。曾幾何時,我們遭受困苦,彷徨落寞,歷數那些開心之事,印象亦是彷如昨日。一步步踏著青春的步伐,我們的心靈烙印了各種成長中的辛酸和快樂,慢慢地,我們在平淡中回憶。順著心靈的痕跡,我們變得成熟,幾份穩重,不免也是百感交集,因為,我們不曾忘記,昔日稚嫩的肩膀是如何被歷練得堅實。

朝花夕拾,拾起的是枯萎,歲月如斯,該是從容的智慧;心靈痕跡,磨不掉殘敗的往事,卻也是為汲取存在的智慧。

我們不曾庸碌,我們不曾柔弱,小小的心靈只不過沒有一點智慧的填充。年少時,尚可懂得謙讓,猶如孔融讓梨,天真爛漫中學會給予溫暖;稍稍成長,亦不能忘記朋友之情的彌足珍貴,肝膽相照,齊與共患難。這是點點滴滴智慧的積累,存在於內心最純真的一方淨土。智慧由心生,倘若內心無智無慧,其心靈也不可謂有如何地高尚!心靈被磨練,布滿的痕跡越是繁如星辰,對生活的智慧也就越深遠,心存一種泰然的淡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靈痕跡,見證成長,汲取智慧。而此時,這種痕跡是如此地壯美,如此地完美,如此超越靈魂地唯美。活在當下,我們需要這種痕跡,如旅者跋涉人生,顯現成熟穩重,如智者思考禪意,契悟般若智慧!

痕跡初一隨筆篇三

歲月如歌,往事如煙。在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會留下自己的痕跡。翻開那泛黃的日記,那幾個醒目的大字仍然在抨擊著我的心靈,那是“平等待人”四個字,是那個老人用愛在我心中留下的痕跡,永遠都磨滅不了的痕跡。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北風吹得窗戶咔擦咔擦地響。我餓了,連忙裹上件大衣往小食店走去。在路上我感覺好冷好冷,連道路旁的樹都縮成了一團。此時迎面走來了一個老人,頭髮凌亂,只穿了兩件單薄的衣服,一手拿著一個鐵鉤子,一手提著個麻袋。咦,這不就是個撿破爛的嘛,我加快了腳步,而在經過的一剎那,他的麻袋把我的衣服蹭髒了,我馬上就來氣了,大聲說道:“你怎么搞的!沒長眼嗎!小心我要你賠!”他連聲跟我道歉:“對不起,對不起。”可我就是很氣,心裡還在嚷嚷該死的撿破爛的。然後我們倆都走開了。

吃飽了之後,我悠哉游哉地走回家。哎呀,怎么前面的那個人那么眼熟?怎么又是那個撿破爛的呢?可真倒霉!不對呀,他在那乾什麼呢?那可是希望國小的捐款點呀,他該不會想在那邊找小便宜吧?我心裡一陣不屑。

後來捐款的工作人員也發現他了,看到他這個樣子,工作人員馬上“請”他離開,並對他說:“這裡是捐款點,不是救濟站,快走!”並隨手撿起了幾個水瓶扔給了老人!老人的眼紅紅地,我仿佛也替他難過起來,生活也是不容易。他向前蹣跚了幾步,撿起了那幾個水瓶,輕輕地放進了麻袋裡,輕輕地,仿佛那水瓶是寶。他輕聲地對工作人員說:“我不是乞討的,我也不是來乞討的。我只是想來給孩子們捐點款。”隨後,他躡手躡腳地從兜里掏出了一個黑色小袋子,小袋子折了好多次,但是他卻很利索地解開了,我清晰地看到裡面有一百的,有五十的,還有一塊和五毛的。他竟然嗖的一下全部放到了捐款箱裡。這動作比他撿破爛還要利索。旁邊的工作人員仿佛抖了一下。之後,老人便向遠處走去了,那躬著的腰彷佛挺著筆直的脊樑,後來,遠近不同的幾個地方傳來了同一個聲音:大爺,我這有喝完的水瓶!給你!

我滿眼通紅地跑回了家,在書上,在心裡寫下了“平等待人”四個字!若干年後,即使墨水模糊了,心裡的痕跡也不會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