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1000字高中3篇

人們總說“逍遙法外”,而我想說,其實在“法內也可以很逍遙”,正如像喜歡寫篇隨筆的我。下面是有隨筆1000字高中,歡迎參閱。

隨筆1000字高中篇一:

時間過得真快啊,而我們卻往往不懂得珍惜。而現在回頭看看,一路上沒留下什麼,時間卻不留情地逝去了。

下午和瑩去逛街,我們毫無目的地走著,沒有任何思想控制我們,而是憑著直覺走。不知不覺又經過了以前最常走的路,哎,好久沒走了。又勾起了許多會議,以前的稚氣另我們可笑,這一路上一切都沒變,熱鬧的地方還是那樣難以平靜,而平靜的地方卻還是一樣冷冷清清。而我們卻變了,變得更成熟,變得更有思想。我們不再像以前一樣無憂無慮,而是變得很傷感。即使心中有許多的委屈,有許多的難過,但表現在臉上的還是開心,但這樣的開心太不真實了,太做作了,也許我們不想看到朋友臉上的淚水,不想讓這短暫的團聚化成傷心的淚水。見到朋友的那份欣慰,能讓我們暫時忘記一切。毫無目的地走著,在無聊不過。儘管一句話都不說,但心裡卻還是喜悅的。在這樣一條繁華熱鬧的街上,沒有人能發現你,更沒有人會注意你,擁擠的人潮中,人群不停地穿插著,儘管接觸了對方,但仍是你想你的,他想他的,互不干擾。

聽著JJ的《會有那么一天》,所有的感動沖昏了我的思想,並不知道為什麼?但還是拚命地回憶著,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樣的茫然。只是深刻地記得但是瑩聽了這首歌,她哭了,哭得那樣傷心,儘管那時是在QQ上發這首歌給她聽,並沒有看見她的眼淚,但我能感覺到。為什麼而哭,已不想再去追究。螢已經不知道為了感情哭過多少次,儘管是愛情,友情……她都哭過。跟我比起來,我也許幸運多了,也或許是老天還沒讓我經歷,也許還要過好久。難道是我更堅強,不,不是……一個人的時候,我總喜歡打開CD機蜷縮在角落,任憑傷感的音樂侵染心情,似乎在尋找什麼,似乎遺忘什麼……總會寫下心底最深的感動……一個人我喜歡傷感,很多人我喜歡熱鬧、搞笑,或許很少人能看到我傷感的一面,因為我想表現,讓朋友看到自己傷心,他們也會跟著傷心,我總以笑待友,還是一樣那句話“快樂無罪,微笑面對所有的幸與不幸”,但如果朋友真的傷心了,我永遠願意讓她靠,靠到她“累”了為止。沒有人能預測未來,不管遇到什麼事,朋友總是自己最堅強的支柱。還是那句話:美麗的東西總敵不過時間的刻痕,唯有真心付出才能在時空劃出永恆。也許真正的友情比愛情可靠多了……沒有友情等於沒有一切,儘管擁有再多的愛情,但仍然快樂不起來,因為你沒有朋友的認可與祝福。

感動ing…此時此刻……JJ的歌還是唱著,我的心也跟著走,好遠好遠……

隨筆1000字高中篇二:

突然間想就著夜雨寫點什麼,自己已經好久沒有寫過自己的文字了。今晚是個沒月的夜晚,本想到外面走走,但是外面下起了雨,也吹起了秋天的涼風。一時的衝動從而終止了,只好靠窗觀雨。一切的密蒙如細雨般的呈現,我的心有點亂。

現在離高考,還有一年多,而自己都在忙些什麼呢?其實自己什麼都不忙,只是自己開始懶了。對於文字的著迷少了,往日渴望的感覺變淡了。為什麼人的意志力是那么脆弱,那么懶惰?每天自己都想把一些該學好的學好,把一些沒有背熟的單詞背熟,把沒有聽好的物理課補上,還有把一些整理好的文稿寄出去——,但想歸想,一切都沒有做到,心就這樣空虛,無助!

寫到這裡,自己有點感悟。望著那夜雨,我想了很多:想過現在,想過未來,還想過高考;至於將來的路怎樣走,只有嘗試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在每個地方每一刻都有人在為他們的理想而奮鬥,而我也是其中一人。我知道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對於自己之前的氣餒,自己該反省一下了。在這個世上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應該把握好自己的命運,創造自己的未來。一年後的高考是證明我的實力的方式,也是對親人和老師的回報。或許。現在還不能保證自己是否有很好的成績,但是我知道只要我盡力了,支持我的人永遠會理解我。至於現在,自己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為理想而奮鬥的艱難的路途。這一路中,所要經歷的點點滴滴,也許很辛苦,但是我呀定會堅持下去的,只因很多人在支持著我。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理想伴隨著我們身邊。我不喜歡別人談他的理想,這不是我自傲。因為我生活在世上,有我自己的理想,有我自己的故事。我應該活出自己的個性,活出自己的精彩,所以在生活中我很少談理想,我只會實現理想!

收拾好房間的東西,把還沒有吃完的越餅包好,渴上一口茶水。靜靜地望著那沒有月的夜晚,感覺上有點困,但夜雨的感覺吸引著我。寫到這裡,我的心平靜了下來,明天還要上學,為了未來的生活,還是上床誰吧。

夜雨很美,期待我的夢是個美夢!

隨筆1000字高中篇三:

“周記的題目是什麼呀?”下課後我問同學。“周記沒有題目”同學答道。

如此直接了當的回答,應該是在我的意料之中,卻又最讓我不知所措。當了學生多年,不知從何寫起,有這般感覺的似乎還不止是我一個。“老師啊,您就隨便給我個什麼題目吧!”以前想起,只當是想起一則笑話罷了。如今我“身臨其境”,竟不由得佩服起此人來,因無“題目”的又有幾人?

大概從我小以來,我們就在別人的要求中成長。若是這些要求突然沒了,比如說突然來了一篇無題作文,或是放了一個將近三個月卻沒有作文的暑假,會怎樣呢?

說實話,有時候,有些要求和框架並非什麼壞事,甚至是必要的。這些要求和框架在我們生活中都是規則,不是嗎?誰又說我們不需要?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人慾為世人所景仰,做出什麼大事也還不夠,還不能躍出“縱心所欲,不逾矩。”的孔子與“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曹操正是鮮明的對比。也正因有了這些犯規才能贏球,誰又會去崇拜?正因如此,我們才學會在不犯規的情況下競爭,所以才有腦汁做些別人也能做到卻意想不到的東西,好一展自己的抱負,如此一來,幾千年間便湧現出那些荒誕不經卻又能讓人忍俊不禁的無厘頭喜劇。

於是我們習慣了這些框架,在遵守必要的法則的同時,甚至也習慣了任由一些不必要的題目。似乎非得要在這題目的緊緊“束縛下”,寫出他人所不能及的墨跡,才能算上是一種不被“束”以為常的我們所接受,甚至心懷畏懼,想方設法,欲躲避這個展現自己真性的機會。

“無聲勝有招”,真有這樣的境界嗎?恐怕金庸老先生也說不清楚,只不過給我們一次束得喘口氣的機會,有些人卻連這一口新鮮空氣都棄之不顧,為此深感可惜罷了。原來有很多東西,都不分青紅皂白給它們灌上一個題目,但我更喜歡題目以外的事物,至少他們顯得更純粹,這才是個性。有人稱讚櫻花的舞姿時,被人說是崇日的賣國賊。拜託,不管是哪國的國花,那人只是覺得很美而已。

人們總說“逍遙法外”,而我想說,其實在“法內也可以很逍遙”,正如像寫這篇隨筆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