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為話題隨筆寫作:信任也是一種信仰

:有了信任,人與人之間才能夠真誠交往。如果信任成為一種信仰,這個世界將是什麼樣子?

師傅說“好奇害死貓。”但亦良依然對很多事充滿了好奇。

不知何時,各種APP成為大眾選擇消費的一種方式。為了不太落伍,亦良也下載了幾個客群較廣的APP。

閒來無事瀏覽時發現在“拼多多”上有個現金拆分的活動,懷著好奇心,打開試了試。才發現,現金拆分竟然是真的!只是步驟很麻煩,因為要分別發給很多人連結,別人願意拆才能得到。(不是做廣告喔!)

雖然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但是如果靠這種簡單的拆分就能獲得一些回報,想想心裡還是蠻開心。

歡愉的時刻總是消失的很快,因為金額越大,需要發的連結越多。亦良才意識到這種行銷方式的可怕,如果一個人好吃懶做,這種方式無疑簡便還能獲得一些報酬。如果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就像罌粟一樣會迅速吞噬人的內心。

既然天鵝肉已經在嘴邊,怎肯放手。這種普遍的心理,促使很多人想盡方法讓認識的人打開連線。有時還不得不下載APP,因為礙於情面人總會做些不得已的事。

隨著下載量的增多,其實通過微信信息推送就無形中做了很多廣告。面對摺扣的商品,很少有人會不看,不買倒是有的。所以通過走量,還是能讓那些商家賺到,同時還能通過價格和質量吸引固定的消費者。

不僅如此,也可以通過大量的註冊用戶,吸引廣告的投放。很多時候,廣告的投放是最賺錢的一塊。

這種行銷方式究竟能持續多久,究竟能銷售多少,亦良不知道。但有一點亦良發現了,通過發連結能改變一些認知。

微信已經成為很多人通訊的方式,很多“群”成為大家聚會的地方。最開始發的總是家族群,群里的人都是親戚,所以無論怎樣都是幫你拆分。有些有見識的人會進行說教,有些沒有主見的人會隨眾,有些愛財的人會跟風。

其次大家會發在同學群,如果順序不錯,投放順序依次是大學同學、高中同學、國中同學、國小同學。

接著是大家參加的各種活動群,比如運動群、讀書群、特別是團購群。

最後就是大家的工作群和朋友圈。

在這些群里發連結時,開始會很快被拆分。但是隨著你發的次數越多,拆分的越慢,最後大家會忽視你所發的東西,有些人甚至選擇退群。

開始的新鮮勁已經被大家的反應鎮住了。大學同學小靜說:“我以為你的微信被盜了,這不是你風格啊!”一句話說的發的人就無語了。

最記憶深刻的就是發過紅包請求大家幫助,那些只領紅包沒有感謝也沒有幫忙的人。

以前這樣的人只是聽說過,但在不同層次的群里發過紅包之後,發現拆分沒有任何進展,但是紅包卻在3分鐘內就被領完了。

最沒有想到的應該是發給你曾經的好友,或者現在一起玩的朋友,沒有任何反應。你不知道這些人有沒有看到,更不知道這些朋友為什麼沒有幫你。(可能是因為忙吧,畢竟忙才是有才能的代言詞。)但是當你看到那些人朋友圈的躁動時,你恐怕想這是“友盡”的徵兆吧。(此處是玩笑啦!)

畢竟我們都是小孩子,在成人的世界裡固定下來的朋友越來越少。不怨任何人,只能說歲月是把刀,在每個人的臉上刻下了不同的皺紋。而生活是菜,你體會生活越深,你內心的知覺越重:酸甜苦辣鹹,讓人少了清淡。

突然想起陳奕迅的《愛情轉移》,突然想起看過的很多影視劇和故事。別人已經遠離這些瑪麗蘇很久,為什麼你還深陷在其中?

因為總有幾個人在你無聊時陪你玩一玩,無論你如何折騰他們都看著不離不棄;因為他們接收到了你身上的善意,所以用同樣的感情回應你;更因為你們彼此之間有著深深地信任。

無論你在外人面前表現的如何得體,但只有在這些人面前才敢大膽的展示你自己的內心。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膽小的一面,卻被生活逼得要顯示出大無畏的勇氣。

很久以前,你是否曾對一個人說:“半夜三更,只敢給你發信息,因為害怕別人嫌棄。”

一個女人徘徊過多少櫥窗,一個男人住過多少旅館,才會覺得分離也並不冤枉。

你是否熬過了很多患難,濕了很久眼眶,才能知道傷感是愛的遺產。

很多人流浪了幾張雙人床,換過了幾次信仰,才讓戒指義無反顧的交換……

在現代社會中“信仰缺失”或者“信任缺失”已經成為一個話題,好像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無論是家裡還是職場,無論是校園還是社會中,很多問題都和信任有關!

窗外的雨聲越來越大,心裡的聲音卻越來越清晰。

很多微甜的回憶,雖是人群中的一縷青煙卻讓人思量再三,久久難以平靜已被感動的心。

世間人雖多,但能帶給你溫度的人又有多少?

世間人雖多,但你能向幾人釋放善意?

如果信任成為一種信仰,這個世界將是什麼樣子?

作者: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