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煩惱

我沒有煩惱,可是恰恰這就是我的煩惱。

這個年代,城市裡的孩子們,包括我,沒什麼可擔心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因為我沒有煩惱,沒什麼可擔心的,就漸漸缺乏了爸爸媽媽那個年代應有的生活本領。的確,我們都一樣。我聽爸爸說,以前在他們的村子裡,大人有事要做,凡事就得自己摸索。那時,做飯取火有時還要木材,就要自己提著鐮刀去砍,被割傷是常有的事。我仔細想著,略略對比一下現在的生活,就會產生莫名其妙的慚愧感。別說上山砍柴,我現在連哪根木頭能點燃都不知道。爸爸是靠自己打拚、奮鬥,才從農村來到城市,在這個大城市裡立足。那么我,能像爸爸一樣在這個城市裡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嗎?能否在這個紛亂的社會中永遠立根?

唉,這個看似幸福的年代,卻潛藏著危機啊。由於沒有煩惱,沒有可為家庭分擔的憂慮,缺乏了生活的本能,時時刻刻都得有人指導、牽引。有了幸福,卻漠視了帶來的危險。成長,這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同時象徵著自力更生的開始,卻沒想到,童年埋下了一個“幸福”的炸彈,即將引爆煩惱的苦果。

這就是我的煩惱,兩個不可能同時存在的詞語,卻真實地存在在我身邊。

評語:“幸福”即是“苦果”,文章的觀點獨到,而論據充分,讓讀者真實地感受到安逸是顆定時炸彈,這便是文章的力量。

指導老師:詩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