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小院

不知從何時起,我那童年的小院總在腦海中若隱若現,似朦朧的月光,又像渺茫的歌聲。

當春姑娘急不可待的來到小院時,那白的梨花、紅的桃花、毛茸茸的核桃花爭芳吐艷,小蜜蜂嗡嗡地來到小院。

兒時的我,每日站在樹下,呆呆地望著花兒開放,花兒飄落;聽那小蜜蜂唱歌和說悄悄話;甚至撿起地上飄落的花片鼓起勇氣,顫抖著爬上樹梢,幻想重新把花片組成花朵。

用小手捏捏小蜜蜂那彩色的小翅膀,不料被小蜜蜂蟄了一下,便大哭起來。

小院裡白的花、紅的花、毛茸茸的花都飄落了,圓圓的果兒結滿了枝頭。

不久,春姑娘便不辭而別,夏哥哥來小院做客,帶來一片濃蔭,像搭上一個綠色小篷。

夜幕降臨,月婆婆把銀光撒向人間,也灑向這小小院落。我躺在樹下竹床上,點數著天上的星星,想著老師講的張衡數星星的故事,夢想也做個什麼家。

涼爽的風兒吹拂著樹枝,樹梢輕輕點著我的額頭,像媽媽溫柔的手臂,又如姐姐柔軟的秀髮。伸手摘一顆那觸手可及的黃澄澄的杏兒,含在嘴裡進入夢鄉。

在夢中,我飛出小院,飛到月宮中的桂花樹下,用酸酸甜甜的杏兒換取玉兔那醇香的桂花酒。

早晨,小鳥在枝頭輕輕點著我的額頭,將我從月宮中喚回。小夥伴兒來到小院,我向他們講述月宮中的事情。

他們羨慕我有一個能夢見玉兔的院子,願意用他們的玩具交換,在我的小床上睡一晚,以便能“喝到”桂花酒;但終被他們的爸爸媽媽拉回,不能做那進月宮的美夢,自然也不能品嘗桂花酒的醇香。

不知什麼時候,秋婆婆也拄著拐杖來到小院,小院裡一片金黃。枝頭的石榴咧開了嘴兒,樹上的核桃也總玩皮的打在我的頭上。雖然很疼,但吃起核桃來總會忘記疼痛。

中秋節到了,夜裡,我鬧著讓母親把小床放在樹下。躺在床上,手拿著甜甜的月餅,唱著童謠,希望能重“進”月宮去交換桂花酒。但卻沒有做夢,醒來之後發現躺在屋裡。

原來在我入睡之後,是母親把我抱回屋的。自己便以為未能夢遊月宮是母親的過錯,少不得又大哭一場。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爺爺不請自到。

我穿上厚厚的棉衣,坐在門口,望著滿天飛的雪花出神。伸手“摘”一朵,問她從哪裡來,為什麼不怕冷,但還未等我問完,她卻不見了。

我在空中尋找,不知哪一朵是我“摘”取的。

我一天天長大,但那撫育我長大、給我快樂的小院總不能使我忘記,時時勾起我對美好童年的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