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錯怪了網路語言

如果說網路是一個時代的濃縮,那么網路語言則是這個時代畫龍點睛的一筆,毫不留情,一針見血。

沒錯,網路語言毫不留情、一針見血地將社會解剖成參差不齊的碎片,像廉價促銷品那樣陳列著,供人們品頭論足。我們可以看到光亮的部分,但更多地充斥著我們視網膜的則是社會的種種無奈與悲哀。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網路語言堪稱“真的猛士”。它們彳亍在社會輿論的邊緣,深味著世界的明媚與黑暗,並將這些赤裸裸的社會現實呈現在我們眼前——呈現在成千上萬的苟活者眼前。可不料,自己卻身陷泥沼無法自拔,被用愚昧來形容也不為過的苟活者們唾棄玩弄,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唉,網路語言啊,你是怎樣的悲痛者和幸福者呢?

專家、學者說:“你是文化的災難。”老師、家長說:“你是孩子思想的隱患。”

我在想,你到底是犯了怎樣十惡不赦的大罪,才會得到此番非人言語的懲罰。你只不過講出了我們不敢說的話罷了,卻受人之迫在夾縫中苟延殘喘地生存。

網路言語哪,也許我們都錯怪了你。

當你目睹了那輕狂少年開賓士撞傷數人,年輕的生命無辜地被牽連而殞逝時,你發出了“我爸是李剛”的感慨。你的一句“我爸是李剛”不知喚醒了多少沉睡千年的庸人,他們開始覺醒,開始審視社會,像有責任感的公民那樣譴責社會的不公平和政府官員的卑劣惡行,這都是網路語言的功勞啊!

它將悲憤化作網路語言,喚醒人們的良知是非,祭於逝者靈前,一方面給那隕逝的靈魂一些安慰,讓她看到微茫的希望,另一方面讓苟活著的世人們睜開久閉的雙眼,用正義和責任感感化社會黑暗荒蕪的死角,讓世界接受清新透徹明媚的陽光的普照。我問過許多人對網路語言的態度,他們的回答如出一轍——中立。我也曾質問過自己,對於網路語言的泛濫究竟持有怎樣的態度。我也很想像大多數人那樣秉承中庸之道,但我眼中的一切事物非善即惡,非惡即善。雖然善與惡的邊界有時模糊,但網路語言在我心中,至少到現在為止,它是善的。有誰敢否認“犀利哥”的出現沒有使我們對弱勢群體更加關注嗎?又有誰不承認“哥抽的不是煙,是寂寞”營造出的文學效果給國人創作靈感上的啟迪

呢?

可悲的是,在所謂的文人學者的誇張渲染之下,網路語言竟淪落成學生思想墮落的替罪羊,被大肆攻擊,沉默的網路語言欲哭無淚,難道它會在流言蜚語中燃成灰燼,在沉默中滅亡嗎?

不,因為它擁有我,和成千上萬個像我一樣擁護它的人。

主啊!我們都錯怪了網路語言,請求你允許它重生,讓它帶領我們觸摸那明媚但有陰暗面的真實社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