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詐欺的感悟隨筆:防網路詐欺

編者按:如今的網際網路越來越發達,各種各樣的網路詐欺也是層出不窮。所以我們在警惕網路詐欺的同時,還要注意其他詐欺,避免落入奸人的圈套。

網際網路是高科技發展的產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誌。網際網路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方式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也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一片新的天地。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網際網路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如一些網頁上出現反動、迷信、黃色等不健康的內容,垃圾內容泛濫,網路黑客行為、網路犯罪等給社會帶來很大危害。而網路欺詐者則一種很容易使追求新奇的年輕人上當犯罪的違法犯罪行為。

例如,20xx年10月3日西班牙警方破獲了一個由奈及利亞人操縱的電子郵件詐欺集團,有5名奈及利亞人、1名英國人、1名西班牙人和一名未透露國籍的人士在這次代號為“全球信任”的行動中落網。他們依靠網路詐欺,共騙取網際網路用戶1980萬歐元,詐欺的方法就是大量傳送電子郵件,在這些電子郵件中,他們聲稱:某國傑出人士擁有數千萬美元,但需要幫助才能拿到這些錢;作為回報,提供幫助的人可以從中分得客觀的部分。騙子們說這筆錢存在西班牙的保險庫中,並說只有得到這筆錢後才能支付給提供幫助的人,要人們為他們提供幫助,把錢匯到指定的賬戶中。有來自美國、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的300多人在警方查獲這起案子之前,將錢匯給了騙子。

還有一種類似的“金字塔詐欺”,騙子聲稱:“只需四個星期,5萬元變成六萬美元。”參與者只能靠發展下線,也就是跟著他人來傳播這一騙局,有點類似於“傳銷”。這種金字塔詐欺,無論是在網上,還是線下都是違法的。

除了這種較為直接得金錢詐欺,還有一種較之更“婉約”一些的詐欺手法——網上購物交易詐欺。

隨著網上衝浪日益蓬勃,消費者購物糾紛等也常見諸於報端。諸如:網上買刻錄機變成烏龍茶;網路大賣MP3隨身聽,結果卻是一場空;在網路進行演唱會宣傳,觀眾購買門票後到現場卻只見攤販;甚至出現冒充網路銀行網站,騙取賬號與密碼等糾紛。令不少人對網上交易視為畏途。

因此,我要提醒經常上網的同學們:警惕網路詐欺,絕不要輕信網路中的美麗謊言,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切記不能輕易將真實姓名、家庭電話、信用卡號輸給不了解的公司或網頁;不要點擊不熟悉的、可能需要付費的網站;不要隨便跟著傳播沒有證實的信息,以防入圈套,遇到網路詐欺應 向警方報警。

另外,除了警惕網路詐欺以外還要注意電話詐欺和傳銷組織,避免落入奸人的圈套.

作者:寶應縣黃塍中心國中七(3)班   王潔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