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規則意識,爭做三初文明人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同學們都知道這樣一句俗語,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是的,社會上各行各業,只要是涉及到人的組織或群體,都有相應的行為規則和規章制度。洪水沒有堤壩的約束,它將沖毀家園;牛馬沒有韁繩的約束,它會踏壞不少莊稼;車輛沒有交通規則的約束,將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學生沒有紀律的約束,他將成為社會的危險品,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如果不加控制就如同高速行駛的汽車沒有方向盤的控制,那將是極其危險的。學校是社會的一部分,學校的紀律規章對全體師生都具有廣泛的約束力,學校紀律是學生能更好地完成學業的保障,試想如果一個學校,一個班級,沒有紀律,那會是一種怎樣的狀況。培養同學們的紀律觀念和良好行為習慣,能為每個同學今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保證我們每一位同學健康快樂成長,構建文明和諧的校園。

然而,當前我校同學們的紀律現狀如何呢?讓我們看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些典型事件吧:有的同學經常遲到、亂丟垃圾,午餐後該休息不休息,而是室內外吵鬧,導致上課精力不足,影響學習;有些同學置學校三令五申於不顧,帶手機進校園,既影響身心健康發展又影響學習。更有甚者,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打架鬥毆、沉迷網咖、無理頂撞老師,不聽講,不做作業,忘了自我的身份和本職,同學之間有了矛盾就運用武力來解決,自己解決不了,就請他人,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你能相信這是發生在學校的事嗎?我們對這些現象的發生深感痛心!我相信你的父母對你的表現也是失望的。同學們,還記得當初父母牽著你的小手把你送入三初的情景嗎?那寄託著父母乃至全家人的希望,你理解嗎?還記得你踏入學校大門時,心中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嗎?還記得上學時父母的叮嚀和放學回家後,父母關切地問這問那的情景嗎?如今的你做得怎樣呢?捫心自問,你有沒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將來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你絕對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吧,這就是說規則到處存在,規則,你必須遵守!你是社會的一員,你就逃不出社會規則的約束,你是學生,你就必須遵守學校紀律!

規則意識,是國家民族和社會的需要。有一則廣為流傳的笑話,說的是我國的一位留學生在國外學習時,交了一個外國女朋友。在帶著女朋友開車逛街時,他為了顯示自己的機警聰明,又超速又闖紅燈又不系安全帶又不按規定線路行車。逛完街回來,女朋友就和他拜拜了。因為外國女朋友認為,不遵守規則的人是不值得信賴的。還有這樣幾則小故事:

故事1、國際航班,遇寒流飛機上下顛簸,行李翻落,乘客衝撞嚴重。迫降後,飛機上乘客數百人,死亡幾十人,中國人占80%。原因:中國人不系安全帶。

規則意識必須做到違規受罰

故事2、2024年,國內一中學,與新加坡國家優秀中學生交流,該學生因早餐吃油條,包裝紙扔在地上,被遣送回國。

故事3、據廣州日報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名中學生在課堂上對老師出言不遜,付出637美元代價。事情起因:去年10月6日在課堂上對教師萊娜使用不敬語言。事情處理:學生被帶至校長辦公室,校方向她開具340美元罰單;學生不服,辯稱自己無罪;告上法庭,法院裁定其需繳納罰金。事情結果:該名學生總共承擔合計637美元的罰款,她說: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我沒那么多錢。為此,她自己要在餐館打工掙錢還債。

國學校的嚴厲規則大可商榷,但其執行規則的嚴肅,卻值得學習與借鑑。規定既已制訂,就必須執行,校方根據事實,嚴肅地按規定對學生作出處理,學生本人承擔罰款,要用自己的勞動還債,而不是其家長代為其交罰款。這幾則故事值得我們深思,不遵守規則的後果由此也可見一斑。規則,代表著有序,文明,代表著品質。

中學時代是人生的分水嶺,在這一階段,你可能成為英才,走向成功;也可能成不了才,誤入歧途。這關鍵的區別在於能否遵規守紀,自我約束。從今往後,任何違犯校規校紀的行為都將受到嚴肅的處理。今後的三初絕不容忍胡作非為的學生。

從現在起,自由散漫、無視紀律的惡習必須改變,我們要嚴明紀律,規範行為,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爭當三初文明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