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韻猶存,掩不了千年文明作文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光彩照人的貝殼等著人們去尋找!-----題記

命運,輪迴幾千年。其間不斷湧現出眾多有所作為的大人物。軍事、科技、文學、政治……。然而可以稱得上是天才的人,卻屈指可數。被奉為聖人的更是寥寥無幾。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老二,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他逝世時,享年73歲,被安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隨後這片土地被後人奉為孔林。他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在周遊列國時,給各路諸侯提供了大量寶貴的建議、並大力推廣儒家思想以供後人效仿。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幾千年的光陰足以讓成百上千的偉人被後人遺忘,能夠流芳百世的人又有多少?孔聖人是其中一位。

不論是在科技卓越的今朝,還是在文明璀璨的往昔。自《論語》問世以來,深受其益的人不計其數。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論是哪一章、哪一段,甚至是哪一句都十分淺顯易懂,大到治國之道小到持家之法,都包含在其中。所以才會成為莘莘學子的必修之課。但即使孔子如此優秀,也會犯錯。所以儒家思想仍然會存在不符合實際的地方。

最令我不解的地方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致意思是君主就是君主,不能有不符合身份的言行舉止,臣子就是臣子在君王面前不能夠有逾越的地方……。這則道理如果放在現在,一定做不到,因為在如此開放的現在,不論是70、80、90、甚至是00後對自己的父親都像是對待最親密的朋友一般,推心置腹不帶任何懼色。可是若將這等其樂融融的景象放在幾千年前的古代,乃至孔子面前,他一定大怒到兩道劍眉都立起來了:“如此放肆,成何體統!實有辱身份。”可是不論他犯了怎樣的錯誤,但在教育事業上孔先生也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中華名族在歷史文化上有一個“怪癖”那就是如果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東西,不論在科學的角度是對與錯都會被人們流傳下來,成為又一段佳話。我們在知識量豐富的如今,在眾多精粹中,仍然看得到,《論語》的影子,由此也可見的孔夫子對後人、對文學的影響之大。

不過至於孔夫子為什麼會有如此的影響,也正是我想要探究的事物之一,在世界名人之中能夠和孔子齊驅並進的人,大多都是現代的,各個國家傑出的領袖,那么孔子又是怎樣能和跨越了幾個世紀的人們相比較呢?

眾所周知的孔夫子是教育家,他的理想是想要實現人與人之間充滿仁愛的大千世界。但是為了實現大千世界,最關鍵是要把仁愛思想灌輸到廣大民眾中去。可是在科技那么不發達的時代要想推廣一種思想,要面對的不止是國家領袖不同意,不支持。最重要的還是人們的理解與支持,可以見得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氣。當然,全靠孔子一個人完全不可能,為此需要培養一大批有志於弘揚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這類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但是,現代的有些學者認為儒家教育思想是只考慮教育的社會作用而忽視個人的發展,甚至是壓抑個性的發展。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事實上儒家教育思想很重視個人的發展,"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就是儒家促進個人發展的理論基礎。但儒家的個人發展不是只強調"自我"而不管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的發展,而是"己欲利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以完善人格為目標、和群體和諧一致的個人發展。這是孔子教育思想與西方教育思想很不相同的地方,這個也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偉大之處。

其實,不論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孔夫子的教育思想都會被重視,被推廣。想必他若實在天上,也不會想到他會如此有影響吧!

聖人——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