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作文素材

10.理想,能給天下不幸者以歡樂!——高爾基

11.人生有兩齣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一是躊躇滿志。——蕭伯納

12.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列夫•托爾斯泰

13.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一定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個只做物質的主人而不做物質的奴隸的人。——陶鑄

【運用思路】

理想就像一盞明燈,照耀著人們前進的方向。如果一個人沒有理想,就不會有人生的方向,就不會有完美的生活。而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奮鬥,為事業奔跑。年輕的中學生朋友們,一定要志當存高遠,去摘取人生燦爛的花朵。

【精彩素材1】

藏之名山 ,傳之後人

年輕時的司馬遷,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的史書。就在他著手寫這部史書的第七年,發生了李陵案。李陵將軍在與匈奴的作戰中,因寡不敵眾,戰敗投降。司馬遷為李陵辯白,觸怒漢武帝,他被捕入獄,遭受殘酷的“宮刑”。

受刑之後,他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殺,可想到自己寫史書的理想尚未完成。於是忍辱奮起,前後共歷時18年,終於寫成《史記》。這部偉大著作共526500字。開創我國紀傳體通史的先河,史料豐富而翔實,歷來受人們推崇。魯迅曾以極概括的語言高度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素材點撥】

理想是人生的一面旗幟,很多時候人們都是為信念而活著。司馬遷能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全靠理想信念的支撐。一個男人遭受“宮刑”的奇恥大辱,但在書寫歷史時仍能客觀實錄,實屬可貴。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長吁短嘆時,不妨想想太史公《史記》的成書過程,你還想找藉口嗎?

【適用話題】

“理想”“信念”“立志”“苦難與成功”等。

【精彩素材2】

驢背上的兄弟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甘城村李佐鵬、李佐斐兩兄弟不甘貧困,自強不息,在XX年的高考中,兄弟倆雙雙考上了大學。李佐鵬和李佐斐的家鄉甘城村是寧夏最為乾旱的地區之一,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農民人均純收入不到500元。為了分擔父母的壓力,也為了免於輟學,兄弟倆用驢馱水賣水,一馱就是十年,被媒體譽為“驢背上的兄弟”。目前,兄弟倆又背上行囊來到建築工地打工,他們希望能在開學前靠自己的汗水掙夠上學的路費。李佐鵬說:“不管道路如何艱難,我們比成績,我們比奉獻,決不會放棄用知識改變命運的道路。”兩兄弟都在為理想而奔跑,為人生而歌唱。

【素材點撥】

人對理想的追求有時是很執著的,哪怕是前進路途中遍地荊棘。因為執著,所以成功。寧夏固原市原州區甘城村李佐鵬、李佐斐兩兄弟成為XX年不甘貧困,自強不息追求理想的典型,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叫困苦?懂得了什麼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