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望

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經濟發展是稅收之源,民生之本。充足的稅收,安定的民生是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稅收這個“站點”的擴建更有利於為改善民生提供更堅強有力的財政支撐,只有使發展成果體現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積極交稅,為我們的祖國做出一絲貢獻,那我們的祖國經濟發展就不用愁,我們的生活條件將會越來越好……

-----題記

站在擠滿了人的車站,靜靜的等待那輛開往未來列車,靜靜的等待那輛生活富足的列車,靜靜地等待幸福溫馨的列車,靜靜地等待社會和諧的列車。而我現在所處的“站點”叫做稅收。一大群人正在稅收這個“站點”登上開往幸福和諧的列車。而且我看見越來越多的人群正湧向稅收這個“站點”越來越多……

我不知道我上的是第幾班次列車。但我知道這輛車裡的人都洋溢著對未來的喜悅,列車行駛的速度慢慢變快,我站在車窗前,靜靜的凝視著車窗外……

首先,我看到一條只有2米多寬的土路。兩邊都是草風輕輕掠過,變捲起一團團小的塵土漩渦。土路的一邊通向一所經過時間洗滌沖刷後殘堪破舊的國小,國小的大鐵門早已銹跡斑斑,仿佛一陣大風就能將它吹翻。窗戶大部分都碎了,通過那一扇扇破碎的窗戶,零碎的在我眼前平湊出這樣的一幅畫面。坑坑窪窪的黑板,破損不堪的課桌,骨瘦嶙峋的“黑手”搖搖晃晃的椅子……我不知道該如何去形容,愣住了,無言了……

在土路的另一邊,我看見了一所村務醫療室,那裡排滿了人,都快排到了門外。土路漸漸地變成了水泥路,但還是很窄,在交叉路口和十字路口處,沒有紅綠燈。在道路兩旁的樹木被人們用一件件灰棕色的布料隨意的鋪蓋著。樓房的紅妝早已隨著時間的沖洗而面目全非,暗淡無光。這時我看到了一所大醫院。我將流轉的目光緊盯在了醫院門口徘徊的一位老人,我很好奇為什麼,他都到醫院了,還不進去。這所醫院的人流量並不是很多,相反的有些冷清,我看到那位老人,用那雙枯瘦的手,從自己的貼身襯衣口袋中,顫抖著掏出一個包了好多道的布口袋,外面的繩子一條條的被他解開。他仔細看了看口袋,頭漸漸地低了下來。又將那口袋用繩子綁好,放在自己的貼身襯衣口袋中,扣好外面那件黃大衣的扣子,看了看那家醫院,然後又默默的離開了……

這時我已經說不出來什麼了,我終於知道為什麼農村的醫務室里看病的人那么多,而在城裡的大醫院很少有農村的人回來。我就像吃了那青澀的柿子一樣,內心很苦,很酸,很澀,很涼。默默的閉上眼,眼前的一幕幕已讓我不想再看,我看到的那一幕幕讓我心酸。

風從我耳邊呼呼的吹過,列車的行駛速度越來越快,我心想著,快點,在快點。我不想再見,不想再見……

“哈哈…哈哈…哈哈…”一陣陣如銀鈴般的笑聲傳入我的心田。我慢慢的睜開了濕潤的雙眼。

一所規模很大的學校,在學校的圍牆外面,用紅紅的大字寫著。“讓每一位農村的孩子都上得起學。”在學校的林蔭道上,在學校的塑膠跑道上,在學校的活動廣場上。我看到了一張張喜盈盈的笑臉,紅領巾在他們的胸前飄揚,朗朗書聲,從那一間間窗明几淨的教室中傳來。已不再是當年坑坑窪窪的黑板,現在都換成了多媒體,已不再是當年破損不堪的課桌,現在都換成了新的,已不再是骨瘦嶙峋的“黑手”,現在已經是一雙雙紅潤潤肥嘟嘟的小手。已不再是搖搖晃晃的椅子……但這時的我同樣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一所設施齊備的醫務所,那裡安裝了空調電視還配置了舒適的座椅床位和醫務人員。在村民健身場所我看到了有很多人,在打桌球,籃球,檯球。那裡還配置了運動器械,如太空漫步機,太極器……

一所大型的醫院,在大廳排列了整齊的隊伍,因為視窗很多,所以並沒有排很長的隊,我在也看不見有老人因為沒有足夠的錢擔心錢不夠,而徘徊在門口。最後默默的轉身,在也看不到用一條條繩子緊繫著的粗布錢袋。我看到的是在等候區坐滿了位置。交付醫藥費時,總能從錢包中掏出一張醫保卡,和為數不多的現金。

道路越來越寬敞,汽車一輛輛的駛過,又井然有序的在一個個紅綠燈下,我沒有看到一輛汽車闖紅綠燈。寬敞的道路兩旁,都是生機盎然的草坪和樹木,讓我覺得更不可思議的是,那些像藤蔓一樣纏繞在樹上的彩燈。有紅的,綠的,有的形狀像雪花,有的像星星。夜幕降臨。一閃一閃的,好不漂亮好不溫馨。明亮的路燈將漆黑一片的道路照亮,正在施工的捷運,煥然一新的樓房,還有那在樓上的發光的“寶石”,些“寶石”將樓房裝飾的更加夢幻。是的,我想也只能用夢幻來形容。這在眼前閃現的一幕幕讓我覺得是在做夢,這個夢很甜很美。我不知道該用怎么樣的辭彙來形容我現在的心情,不知道是該用驚喜還是自豪,我就像是個好奇寶寶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這一切都是那么的夢幻可又如此真實。

向車前望去,我似乎看到了捷運與我們同行。一眼望去,我看不到路的盡頭,但是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對未來的喜悅。每經過一個“站點”我們內心的自信,便又多一分。我們相信:

是稅收將領我們走向教育公平的軌道

稅收將領我們走向經濟發達的軌道

稅收將領我們走向社會安定的軌道

我們最後一定會到達生活富足,幸福溫馨,社會和諧的終點站。

南京十四中學  高二6班 楊奇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