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進《品德與生活》課融入當今社會生活當中

如何促進《品德與生活》課融入當今社會生活當中

泉州師範院校附屬豐澤國小  陳敏

當今世界正處於高科技、高速度運轉、高效率地發展,而像中國這樣的土地居世界前位,人口居世界前位的大國,要想使中國立於世界強國之林而不敗,就只有具有多種技能技巧集於一身的全新社會主義公民共同努力奮鬥才可能實現的。一方面,除了不斷地增加國民經濟,提高人們自身的科學、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養成良好的習慣,更是缺一不可;這就需要有大量的擁有高尚情操、無私奉獻、大公無私的社會主義新公民。一個人是否能夠擁有高尚的情操、養成良好的品德與習慣,都是從小事做起、從小養成、點點滴滴匯集而成的,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一就而成的。

這就需要我們從小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如何使養成良好的品德與習慣貫穿於教育當中,並緊密結合起來,是當今乃至未來教育的特徵,而重視學生心理教育,從小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最終使我們的學生具有較高的思想品德素養,是我校思想教育的目標和重點。而新的課程體系在教學中的指導思想就明確地指出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是最基本的師德,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是社會對師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強調了基礎教育要滿足每個學生終生髮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我們認為,學校是培養和塑造這些人才的搖籃,學校必須緊緊圍繞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一主題而展開。

而《品德與生活》這門學科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旨在引導兒童“學會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和勇於探究、創新的科學精神。具體目標有四個方面,即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這些目標怎樣才能實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由於舊的學生觀、發展觀、知識觀和課程觀的束縛,使我們面對這門新課程時感到有一定困難。因此必須改變過去習慣了的課程觀念和教學方式,領會新課程的根本目標,才能上好這樣的課程。教材中的各個目標,有的主要是讓兒童通過體驗性學習,以培養其信念與情感而主要不是認知;有的需要通過養成性學習,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有的主要是操作性學習,主要想激發兒童探索的熱情,讓兒童積累探索的經驗,通過學習獲得探索的方法。這些不同性質的學習需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相對應。在這樣的課程中,教師的角色、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是截然不同的。教師主要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而是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是引導、激發和深化兒童活動的人。教師在實現這些不同的角色的同時也提高了與兒童互動的質量,和初步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品德,實現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生活

過去的思想品德課由於受學科性質的制約,原大綱是以樹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來設定,教育學生以故事為載體,以正面教育為基本方式,過分強調品德教育的認知要求,過分地關注教材,而忽視了低段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不是從劃一的品德教育角度來確定教學內容,而是從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三個方面,圍繞學生個人生活中的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四大板塊,從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道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四個目標上構建教學內容。

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生活作為人的生命世界,不同於觀念世界。培養“熱愛生活”的學生,實質上是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生命意識,讓他們從小懂得珍愛生命,積極愉快地生活,有應付挑戰的勇氣,養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開朗進取的個性品質。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研究如何引導學生怎樣從一個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過程。21世紀的現代社會非常注重合作和交流,而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合作和交往意識很差。所以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應儘快地讓他們適應新的校園生活。國小一年級學生年少幼稚,從生理和心理特點來說,他們正處於學習與遊戲分化的最初階段,對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認識都是朦朧的。所以,思想品德課要讓一年級學生理解觀點、明白道理,教師就要講究教學方法,就要在課堂上創設有利於學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環境,更好地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創造、創新能力。

如:《上學去》一課中的“我將在這可愛的學校里學習、活動”一句,成人看來簡單,但對不到七歲的一年級學生來講,上學是生活的轉折點,是一件大事。他們頭腦中會產生各種想法,有新奇,有高興,有自豪,也有害怕,甚至帶有疑問。我們要緊緊抓住學生的不同想法,充分利用掛圖、幻燈、課本中的圖片等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回憶開學第一天,校門口“歡迎新同學”的橫標,老師、大哥哥、大姐姐在校門口迎接他們,並把他們領到教室等情景,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溫暖,集體生活的和諧友愛。

當孩子在學習上、集體活動中、課外活動中所取得的一丁點兒成績,作為品德與生活的老師套用讚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用真誠的語言適當給孩子以表揚、鼓勵,使他們能夠更積極參與這種活動,像這樣師生間的積極互動,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習慣。因此,我們應該俯下身子來,在兒童的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學會生活。

二、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創新、求知

過去上思想品德課以“灌輸”為主,把學生當成“木偶”,當成“教”的對象。葉瀾教授強調“只有關注學生潛在性、才會去促使學生實現智慧和才能的發展”,這就需要一種活躍、和諧、民主、平等、歡快的課堂氣氛,需要給學生潛能、創造性,積極健康人生的直接生長提供發展的“空氣”、“陽光”和“水”,需要尊重“兒童文化”發掘“童心”、“童趣”,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的過程成為一個寓有生命的個性化的過程。

新課程教材注重問題的探索性,題材豐富多彩,信息的呈現方式多樣,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元化,答案也不是唯一的。這一切都在於使學生儘快地形成探索性學習方式,發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教學實踐中,可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各種校外的資源,讓學生動手進行調查,或組織學生到社會中學習、實踐,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擴展興趣,發展實踐能力。

環境保護是基本國策,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例如:教學《親親大自然》一課,課前我與學生共同進行調查研究,收集有關資料。在討論這個話題時,首先由我用大量的調查資料、數據及圖片用課件的形式展示當前環境污染現象及危害的嚴重性,讓學生為之震驚,知道地球在哭泣。然後請學生把收集到的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或自己身邊的有關環境污染的所見所聞進行交流展示,孩子們爭先恐後地上台把自己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展示交流,例:白色污染、垃圾不投放在指定地點、煙囪冒煙、污水排放……在交流聲討環境污染的過程中,孩子們明白了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環境保護應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想為環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要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著眼於學生的生活現實,引導學生求知慾望,使課堂充滿人文精神的氛圍,讓學生心情愉快、敢想、敢說、敢問。新的課程標準就是為了改變原思想品德課僵化呆板封閉的狀況,把課堂還給學生,把童趣還給學生,把追求知識的主動還給學生。

三、引導學生學會盡生活的義務、享用生活的權利

孩子作為有生命的個體,同樣擁有他們所應盡的生活義務,現時也擁有他們應該享有生活的權利來體現生活的價值。在學校我們應引導孩子逐步感受到學校生活是有一定規則的,而且是每個人都必須盡力做到的義務,例如:出操、上課、課外活動、體育鍛鍊等等。在活動中應該守秩序、講文明。在班級這個集體中,每個人都是集體的一員。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是愛護班級榮譽的行為。同伴之間有困難和問題,應該主動關心幫助。在家庭應啟發學生知道父母為我們的成長付出很多的心血,我們正在長大,要學著為父母分擔家務,自己的事自己做,學會有始有終地做好自己能做的每一件事。培養引導學生體會親情、學會感激。另外,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社區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們更多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培養學生從小關心家鄉建設、熱愛家鄉,引導他們初步建立生態意識,在行為上注意愛護公物和別人的勞動成果。愛護花草、樹木、植物,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只有在他們充分盡到他們所應盡的生活義務的時候,他們才可能盡情享受到生活的權利,體味生活中美好的滋味。

針對以上幾點,我覺得應該在教學方面應該要做到:

一、  做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

在教學過程中,我作為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為兒童的學習提供指導,為他們的活動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引導兒童投入活動,支持他們的各種活動,同時也在進行著與兒童的合作——與兒童一起共同建構課程。例如教學《我的家》這一主題活動時,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場所讓他們辦一個“我的家”作品展,學生把他們家庭成員的照片或自己畫的家庭成員或物品聽圖畫等舉辦了小展覽。每個同學都當解說員,介紹自己的家人、和自己家裡的趣事、並讓學生們各自講一講自己的父母在生活中關愛自已的點點滴滴,使學生們充分地體驗到家庭生活的歡樂和幸福,養成了學會了關心父母,愛護尊敬長輩的好品德。

二、注意聯繫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展。

在發展中生活在“想個好辦法,留住大自然的美”這一課中,主題目標:體驗發現大自然中的樂趣,認識和欣賞大自然的美。初步認識種子。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勞動果實。秋遊時組織學生到野外去觀察植物的變化,小動物生活的變化以及秋天的色彩,觀察秋天的果實等等,讓他們置身在生活中,在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喜歡在大自然當中活動,並用自己的方式留住大自然的美,起到宣傳愛護美麗的大自然的作用。教師只有有效地安排組織把學習的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給學生提供了活動的空間,才能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知道了怎樣更好地去生活。

三、只有通過強化體驗活動的方式,才能得到事辦功倍的效果

體驗是品德與生活教學的三個基本環節之一。體驗也是維繫認知和行為的重要中介環節,沒有體驗德育過程就不完整,因此強化體驗是增強國小品德與生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親身參與和直接體驗,學生才能在自主學習過程,積累經驗、發展能力。在參與 “我愛學校”活動,在欣賞校園風貌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熱愛學校之情。初步熟悉學校的環境,學習利用學校中的設施解決自己在生活中所碰到的問題。通過“認識好朋友”、“喜歡和同學在一起起”等活動,讓孩子喜歡和同學在一起,與同學友好相處,在學校里能開開心心上學、開開心心下課、高高興興回家,能融入到學校這個大集體當中去,並勇躍地嘗試和大家在一起集體生活的樂趣。通過學習《好好走路》、《平安回家》等學校里宣傳安全活動,讓孩子知道上、下樓梯慢慢走、靠右走;不從高處往下跳、不拿尖利的東西、不跟陌生人回家;放學後,不在路上逗留,能準時回家,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及交通安全保護意識。教育中應盡力克服過去的思想品德課過於強調知識本位,德育養成體系的弊端。從兒童最貼近的尋常的生活常規入手,以聯繫兒童生活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這是品德與生活課程最顯著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必須做到統籌把握,綜合、動態地實現對兒童及其活動的支持、合作與指導。注重讓學生課前收集信息,課上展示、交流信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討論,並結合遊戲、情景表演等形式豐富兒童的感知世界。強化體驗,通過活動體驗生活、積累經驗、發展能力。

新課程觀要求教師要把“以教論學”轉變為“以學論教”。學生知識的獲得單靠教師的灌輸、單靠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所以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我儘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無邊無際的現實生活世界中去,從而引導兒童認識生活,積累生活經驗、發展能力,熱愛生活、學習做人。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正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因此,讓孩子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是形成學生良好品德行為的重要途徑。因而要把道德寓於兒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中形成。在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熱潮中,我們應該構建起這樣的認識,德育必須根植於火熱的現實生活和兒童特殊的生活世界。只有從衣食住行、玩與樂開始,幫助兒童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新生活,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真正意義上的培養孩子的思想品德;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思想品德真正內化為孩子作為“人”的品質素養!

參考文獻: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品德與生活》教師教學專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