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恨歸期短

“丁鈴鈴”“丁鈴鈴”,一陣急促的門鈴聲,扣開了我家的門。“小朋友,請問徐富華的家在哪裡?”一位老爺爺操著一口執拗難懂的口音問我。門口站著一位年過七旬的老爺爺,還有一位與我差不多大的男孩。

“徐富華?他就在我家對門。”我和氣地說。

“謝謝你了小朋友。”老爺爺點了點頭。

老爺爺又敲了敲對面的門,開門的是一位中年人,看見了老爺爺,激動地擁抱在一起,“舅舅,你可來了,五十多年過去了,你還是那么精神,在台灣你們過得好嗎?”老爺爺邊流淚邊高興地說:“我在台灣過得很好,你看,我還帶了我孫子。昂昂,過來喊大爺。”那個孩子喊了聲大爺,三個人一起進屋了。

多么感人的場面,五十多年了,分別在海峽兩岸,當然是敘不夠的思念情了,如今見面了,一家團圓了,怎能不激動呢?

一天,那個叫徐昂的孩子來到我們家,他問我家有沒有電腦,要給住在台灣的爸爸發個電子郵件,我很熱情地答應了。

他在信中寫道:爸爸,我們已經來到棗莊好幾天了,也見到了大爺,他讓我向你問好!我剛來到棗莊,就被這裡的景象吸引住了,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汽車來來往往,到處鮮花遍地,人也很熱情。跟爺爺說的舊棗莊一點也不一樣,棗莊的發展可真大呀!

看完他寫的信,我對他說,中國大陸還有許多大喜事呢,於是我們便交談起來。我們從中國的秀美風光,說到中國北京剛剛獲得二十九屆奧運會的主辦權;有從中國足球隊進入世界盃,談到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著談著,我們不知不覺成了好朋友。

往後的日子,我經常和他一起玩耍。有時我帶他遊覽遊覽一下棗莊的自然風光,告訴他棗莊原來是一座很髒的煤城,最近幾年發展很快,城區不斷擴大,環境越來越美,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有時向他描述一番遊覽過的名山大川,文物古蹟,像秀美風光的黃山,巍峨挺拔的泰山,寬闊的長江,奔騰的黃河等等……他總是聽得了神。他也給我介紹了許多我不知道的台灣景象,什麼日月潭呀,麻祖廟呢......聽了他的話,也勾起了我想去台灣旅遊的願望。我們一起看書,一起玩電腦,一起向希望工程捐款。我們的心好象越貼越近了。

去年冬天,電視上說,內蒙古又發生了特大暴雪災,徐昂知道後馬上把自己從台灣帶來的衣服和生活用品捐了出去。我問他,捐了衣服你穿什麼?他便笑著說:“沒關係,沒有衣服回去可以再買嗎!”他還督促我,趕快去捐款。我想,台灣人可真熱情哪,連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都懂得了同情別人,那台灣的每一個人肯定都這么樂於助人了。

同時,也使我想起了台灣人民為大陸人民捐贈骨髓的事,是呀!每一次祖國大陸遇到困難,台灣人民總是伸出雙手,給以熱情地幫助。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同時炎黃子孫,骨子裡流的是中國人的血,我們是同根同祖的嗎。海峽兩岸人民的心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是任何力量也不能使我們分開的。所以,我們一定會攜起手來,為祖國的強盛、興旺,和台灣人民共同高歌一曲振興中華之歌!

短短的幾個月一眨眼就過去了,探親的徐昂就要回去了。在這幾個月里,他看到了景色優美、歷史悠久的新棗莊,結識了許多熱心的朋友,他看到了許多新鮮事,他更看到了祖國和台灣美好的未來。

只恨歸期短,他多么想在棗莊多待幾天呀,但他只來這探親的,我告訴他,等他下次來時,棗莊會更加美麗的,祖國會更加富強。

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又望了望晴朗的藍天,我相信,台灣一定會回到祖國的懷抱,我們很快會大團圓的。

是的,但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