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苦想訴

學生作文有 苦 想 訴南京六合雙語學校 熊玉龍我是一個頑皮的男孩子,同學們給了我個外號“搗蛋鬼”,我得知後也不生氣,甚至還有點“得意”。我的“苦”都因為我“搗蛋”引起的。四歲的我咬破衣服,五歲的我踢破枕頭,上學的我用鉛筆砸班長……因此,每個人都不喜歡我,可是誰能理解我呢?有一次,我頑皮得太過份了,竟闖了個“大禍”。那是星期一的晚上,我在臥室里寫完作業,便拿著爸爸辦公的台筆甩來甩去,或許是興奮,或許是無意,我竟將筆扔到牆上。頓時,我的心涼了一大截,那黑色的筆油竟濺在那由全家人花了半輩子心血辛辛苦苦裝飾才不到一周的牆上,而且由牆上一直延伸到地板上、床單上……。我呆呆地望著這些“黑傢伙”好幾分鐘,忽然心裡冷不丁冒出個念頭“擦”,可我又遲疑了,如果擦不乾淨的話,媽媽……“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媽媽打開了門,我趕緊堵在門口,“洗臉了嗎?”媽媽問。“洗了……沒洗呢,馬上就洗!”媽媽沒注意到我的語氣,叫我快去洗。我立即關上門,躲在門後,心裡仍然忐忑不安。可想到這牆總不能老是這樣,俗話說:“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呀!”便開始偷偷地用紙巾使勁擦,可是沒用。便想用肥皂來試試,可惜我拿肥皂時,被媽媽看見了,媽媽走過來笑著說:“快準備睡覺吧,我替你放被子……”。“完蛋了”,我心裡七上八下,默默地向衛生間走去。眼睛卻偷偷地看著媽媽,這時媽媽正盯著牆上那些“黑傢伙”。“過來,這是怎么回事?”媽媽的聲音尖銳到了極點。“我……我……”不爭氣的淚水早已溢滿了眼眶。這時,我的耳邊響起兩種聲音:一種是“去和媽媽道歉,也許媽媽會原諒你……”;另一種卻是“別去,去了肯定吃虧,媽媽太兇了……”。“不學好的東西,嶄新的牆壁都被你毀了!”媽媽嚴厲地批評著我。忽然又喊道:“去寫保證書!”我哽咽著低下頭去寫保證書了。寫好了去交給媽媽嗎?不,我的字又寫得不好,媽媽能諒解我嗎?”媽媽來了,我捧著保證書小心翼翼地遞了過去,沒想到媽媽竟讓我讀出來。讀著讀著,苦澀的淚水又一次溢滿了眼眶,我的聲音越來越低,要知道我這時的心“苦”啊,我又不是有意破壞,憑什麼對兒子這樣凶,難道我不是你親生的……那晚,我對媽媽充滿了憎恨,心裡很害怕,怕被媽媽打,更怕脾氣暴燥的爸爸……,我在被窩裡蜷縮成一團。那晚的夜風變得更加狂暴,在我的周圍發出“嗚——嗚”聲,外面也似乎想起了驚天動地的霹靂,仿佛要把我吞噬,昔日的恐怖感全向我湧來。我怕,我受不了,我受夠了…… 我的內心真苦,誰能理解我呢?寫後札記:我的生活中無時不犯錯。而那些錯似流水一般,從心中流逝,但這次之“苦”如一棵大樹,深深地扎進我心坎里。我寫的是心中“苦”,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內心得到放鬆,使自己心中“苦”能釋放出來,我們小朋友除了這樣,還不都是“有苦無處訴”,由於學習生活中長時間大量的“苦”,大量的“恨”,加上做錯事一瞬間的想法,使我覺得應該牢記下這件事,因而一氣呵成寫了下來,時刻提醒自己不再犯錯誤。描寫天氣惡劣,因為當天晚上,又颳風又響雷又下雨,我心中充滿了害怕,害怕媽媽,更害怕不知情的爸爸,因而冬夜風聲似媽媽那罵聲,雷聲似爸爸那吼聲,雨點似我那淚水,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我的‘頑皮、搗蛋’引起的。習作中多處描寫了我內心真情實感,這大概就是老師推薦我日記的原因吧。家長點評:看到孩子《有苦想訴》的日記,我愣住了;讀到“嗚嗚夜風”時,我鼻子一酸,眼眶裡已浸有內疚的淚;看完文章的我,眼淚已不能自控地流了出來……要知道我也是教師呀,平時忙於教育學生,卻忽視家中還有一個更需要關心、教育的學生。“那個星期一”的晚上,我正躺在床上看書,是聽到孩子被媽媽教訓的聲音,可我當時並沒意識到會對孩子傷害這么深。沒想到對孩子觸動如此驚人,一個十歲的孩子被嚇得蜷縮在被窩裡,孤獨地由“冬夜風聲”想到媽媽叱罵聲,想到爸爸那吼叫聲,這都是孩子真情地流露,個性的張揚呀!普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一天天成長,我們做父母的也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希望這“吼聲”在熊玉龍的成長道路上留下痕跡,祝福你孩子“苦盡甘來”。家長:熊立松訴說真情 寫出個性——點評《有苦想訴》南京市六合雙語學校 王忠華讀完作文稿《有苦想訴》內心實在無法平靜,真是大人有大人的煩惱,小孩有小孩的苦衷,沒想到平時一向調皮,大大咧咧的小男孩,能夠如此詳盡地敘述自已由於不小心把墨水濺潑而遭到媽媽叱責的過程,還能夠如此坦率地敞開內心世界,吐露自已的心聲,實在難得!無意間闖下了禍,心裡已滿是自責,媽媽的批評吼叫更讓小作者覺得委屈,苦澀無奈之情溢於言表,於是借著作文,傾訴情懷,抒發了最真實的內心感受,這真情實感最容易觸動同齡人的心弦,是此文與其他作文不同的核心所在,也是此文個性顯現的閃光點。細細想來,只要創設一個寬鬆,自由民主的空間,鋪設一個讓學生傾訴交流的載體,提供一讓學生樂於展示自已的喜怒哀樂的舞台,學生就能夠訴說真情,寫出個性,這是我們實驗班老師努力的方向。讀《有苦想訴》有感南京六合雙語學校 劉申東讀了《有苦想訴》後,我被文中的“我”感動了。同是孩子,每個孩子都惹出過禍,可從沒想過後果。老師經常說我很文靜,是個乖孩子,從來不像文中的作者——熊玉龍那樣,可我有一個喜歡“動”的特點。在家裡,我也被媽媽罵過,做過的“好事”也不少,不是把媽媽買來的金魚弄死,就是把爸爸送給客人的水果全偷吃掉……世間的是是非非很多很多。在孩子們走過的路上,如果一不小心,就會被那地上的“石頭”絆倒。熊玉龍把自己的苦頭全都說出來了,也許他是無意的,但他的母親並不知道。每個人父母都是很疼愛孩子的。偶爾闖禍也要被批評,熊玉龍他貪玩,文中也寫了許多他搗蛋的“事跡”。可孩子總是怕的,一闖禍就怕得要命,晚上,躲到被子裡,捲成一團,把自己放在一個恐怖的地方。我想每個人都要開朗、要放鬆,要做一個活潑可愛的好孩子。讀《有苦想訴》有感南京六合雙語學校 董徐陽子讀《有苦想訴》這篇文章時,我的鼻子酸酸的,我們從小到大會遇到不少挫折,但這位學生能通過文字把真情實感寫出來,表達出自己的苦衷,很不容易,我也感受到熊玉龍闖出的禍很大,但他知道錯了,卻不能把它說出來,心裡已經很難受了,可媽媽沒能理解,就數落了他,他心裡肯定非常非常痛苦,沒有人能理解他,安慰他,使他心裡產生了一種痛恨,也許這事他一定會永遠刻在心裡,這篇文章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感受到做孩子也很不容易,家長一點都不了解我們,也感受不到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很喜歡這篇文章,它說出了我們少年兒童的心裡話,有時不小心做錯了點事,可那都是無意的,然而父母並不理會,只是一味地咄咄逼問,開口大罵,甚至出手打人,父母啊,你們可曾想到,你們這樣做,會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上留下多大的傷痕?有時候,你們傷害了我們的自尊心。讀《有苦想訴》有感南京六合雙語學校 馬媛潔讀完《有苦想訴》一文後,我的內心受到了震撼。我也是一名學生,我在家裡也發生過像這樣的事,但事後我也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看完這篇文章後,回想起以前我在家中闖的禍,我的心裡真慚愧。小作者也許是有苦沒人訴;也許是他出自內心的苦惱。這篇文章看了一半時,我覺得小作者很調皮,讀完後,我又覺得小作者的苦太多、太多了,沒有人理解他內心的想法。平時一個調皮、活潑的男孩子,竟然吐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小作者不能理解父母當時難受的心情,只是考慮到了自己心裡的苦。小作者的心裡是這樣的苦澀與無奈,還有一份被理解的渴望。由於小作者學習生活中長時間積累了大量的“苦”,大量的“恨”,加上做錯這件事後心裡的想法。小作者把冬風比作媽媽嚴厲的批評,爸爸那吼聲,都是因為他“搗蛋”惹的禍。小作者流露了心聲,使我想到了許多許多……讀《有苦想訴》有感南京六合雙語學校 李 璐讀了熊玉龍的《有苦想訴》之後,我的淚水禁不住流了下來。是呀!父母對我們又有幾分了解呢?我們時常在不知不覺中闖禍了,這都不是有意的,而父母不了解我們的心,胡亂的打罵我們,讓我們幼小的心靈受到“震動”,還不只有這些,如果我們考試考得不好,父母的罵聲肯定會在耳邊響起,考不好了,第一個反應是回家被罵吧!這點,父母了解多少,其實我們也想學好的,可是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太高了!一心希望我們學好,可每次考試父母的壓力太大了,一緊張,又考不好了。《有苦想訴》不僅說出熊玉龍的心聲,也說出了我們廣大少年兒童的心聲。現代父母不知情,人們都說素質教育在美國一點不假,中國在教育方面太對孩子有壓力了,中國教育應該改改了吧!熊玉龍在班上是個頑皮的小男孩,頑皮讓他使人討厭,不過熊玉龍寫出了真實的自己,很不容易,正向他說的,他一氣之下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