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別紅塵

張老師離世的時候,他的幾名學生守在他的身旁,我也是。他的手在我的掌心裡漸漸冰涼,而那滿臉無憾的笑,卻久久停留在他的臉上……

他是我國小時的語文老師,是“文革”時下鄉的“知青”。

我清楚的記得,我上二年級的時候,他是可以回城的。我們為此還痛苦了幾天。然而在巴望進城的鄉村人疑惑的眼光里,他又走上了講台。那時的國小老師大都是當地的民辦教師,他是學校的台柱子,誰又敢用這“窮窩”留住鳳凰呢?而他選擇了我們,選擇了學校。學子有幸,家鄉有幸!

在我上四年級的時候,他當我我們國小的校長。他多年的經驗和教學水平是我們全村人早已經公認的,希望知識改變家鄉命運的我何嘗不為之興奮。然而,由於積勞成疾,他患上了胃癌,在城裡工作的兒子要接他回城裡治療,而正蒸蒸日上的鄉村教育卻又讓他放心不下。兒子在鄉間為他奔波,他卻含笑一次次走上講台。

就在那天上午,為了給學生上好作文課,他領著孩子們到村東邊上去看荷花,誰知一個調皮的男孩偷偷跑去摘蓮子落入水中,幾個剛學會游泳的小孩準備去救,張老師卻一把攔住他們奮不顧身的跳了下去……

被救的孩子在他遺體旁嗚咽,他那微笑的臉仿佛在說:孩子,要珍惜生命;孩子,要好好學習;孩子,不要再調皮了,張老師不能再救你了;孩子……

張老師,您能不能告訴我,您一生做了那么多次選擇,甚至不惜犧牲自己,難道你從來沒有怨言,從來沒有後悔過嗎?

張老師,您含笑而去的身影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您崇高的精神將成為我人生中重大抉擇時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