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律

我們總是想說,什麼事等明天再去完成,反正我們還年輕,有的是時間。正是因為這般的時間觀念,使得我們喪失了許多個好時機,之後再來後悔當初的不是。 在如今這個社會裡,時代給我們灌輸的只是競爭意識。失敗者只能被淘汰,他們連詮釋的機會都沒有。他們惟有蜷曲在冷漠的角落,被人徹底地看不起,然後遺忘。   現在已經很難找到敢於追求自我理想的學生了。我們如機械一般,所做的也不過是一個勁兒地啃著書本。但我們畢竟還是孩子,我們負荷不了太大的壓力啊!枯燥無味的教育束縛了我們單方面全力發展的心理,教育要求我們全面發展,但又有誰能成為語數皆強的天才呢?考試題目亦是千篇一律,沒有讓我們自由發揮的機會。 記得我曾在一篇考場作文中重重抨擊了當代教育方式,結果事後就被請進辦公室,還被冠上“叛逆分子”這莫須有的罪名,這使得我對教育更加大失所望。 抄襲之風近來越來越猖獗,尤其在中學生作文中更是屢見不鮮。有一次我借一位同學的文章來看。他僅一篇作文就寫了大半本作文簿,我為這位同學的文才之奇而驚訝。爾後,卻驀然發現,竟是巴爾扎克的大作!中學老師改作文時,幾乎只看包裝,不見本質。這種強制拘束的方式,埋沒了多少人的才華。 我總喜歡將文章寫得深沉老到,卻被老師評為:不要寫這種趨於本分的文章!直至今天,我仍不解。能寫得如此,不正說明作文水平的高低嗎?我實在很驚訝我竟能在這么壓抑的寫作環境下仍投身於創作當中,看來我能學會寫詩純粹只是僥倖。我們惟有將希望寄託低一屆的學生了,因為我們只有在他們身上才能看到一點可以依託的空間,找到一個未來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