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思念

打開小窗。窗外,恬靜而深沉;夜,是如此的美麗,月光如牛乳般傾瀉在大地上,桌子上的鬧鐘滴滴答答地走著,更襯托出黑夜的漫長。閃爍的星星如同一雙雙慈祥的眼睛,不禁勾起了我對爺爺的思念…… 爺爺是一名共產黨員,一生投入到共產黨員應有的事業中。幾十年前,爺爺是一名保衛祖國的軍人。每當爺爺跟他的兒女驕傲而又自豪的談到他的那時侯…… 每當爺爺說的那些往事:都會使我聯想起爺爺身穿一身威嚴的軍裝,正在昂首挺胸的巡邏,保衛祖國的西北邊陲; 每當爺爺說的……聯想起爺爺正在深夜一絲不苟的在窗前工作; 每當爺爺說的……聯想起爺爺去熱心地幫助每一個人; …… 無數個“每當”又有無數個“爺爺”。從他厚厚一跺發黃的獎章、獎狀,特別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被軍區評為“學習毛澤東選集積極分子”的記念冊時,他愛不惜手,臉上充滿著自豪和喜悅。更加體現了爺爺是一個熱愛黨、努力工作、樂於助人的人。 爺爺為部隊建設奉獻了他的青春年華,完成他二十幾年的軍旅生活。最後從祖國西北邊陲的省會城市,轉業到湘南小城常德電視調頻電視轉播台工作。 他不記個人得失,從條件比較優越的省城,自願要求到條件艱苦的山區,為廣電事業奉獻了他的最後年華。 “太陽山”這個響亮的地名就是爺爺工作的地方。那是一個有連綿起伏的山坡、有小溪、有綠樹、有紅花的人間天堂。就是因為爺爺那種熱愛工作、樂於助人的品質深深地打動了台里的每一位人,每人說到爺爺時,都會豎起大拇指說:“爺爺好!”。 爺爺不僅熱愛工作、樂於助人。而且還喜歡自己的兒孫。 小時侯,爺爺很喜歡帶著我和哥哥去田野里捉小蝌蚪和水蜻蜓。 有一次我清楚地記得:爺爺帶我們去捉水蜻蜓。去的時候,爺爺一隻手牽著一個。到了田野,我突然看見在水池的蘆葦旁有一隻五光十色的水蜻蜓。我一心急,把爺爺的手一甩,用兩隻手準備去捉那隻水蜻蜓。沒想到我準備去撲上去的時候蜻蜓就飛走了……緊接著我就感覺我的身體往水池裡傾,遭了,我快要掉進水池裡去了!就在關鍵的時候是爺爺飛快地抓住了我的手,才險些脫離危險。回來時,爺爺緊緊地抓住了我和哥哥地小手。 現在,我們都快十二歲了,可以自己去到田野里去了。但是我們還是非常想要爺爺和我們一塊兒去,可爺爺現在由於身體不好,躺在醫院裡…… 幾個月前,我在奶奶家。爺爺看我沒意思,就把我叫了過來。我一看,原來是一帶桂花糖。我拿了一根放入口裡,咬了咬,滿嘴的甜水融入口中,外帶香香的桂花味。那種甜似乎甜到了心裡。 …… 這么好的爺爺到哪裡去了呢?他到天國去了,永遠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不,爺爺沒有離開!他的優良品質、做人的道理還永久的存在著。說不定多少年過去了,無數的“爺爺”有即將呈現在我們面前。 爺爺的一生就像一個曲折離奇的童話故事,踏遍了坎坷,走過了無數的困難,遇到了很多艱難險阻……但爺爺從來都沒有畏懼過、退縮過。說到這裡,我想到了《有的人》這篇課文:“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