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一課》讀後感作文

《難忘的一課》讀後感作文(1)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蘊含著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讓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自豪之情不由得湧上心頭。

《難忘的一課》講述了,在高雄,一個台灣教師用不太標準的國語\艱難地重複著同樣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當時路過學校的作者被深深地吸引。他走進教室,和大家一起朗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最後他還在學校的禮堂里看到了很多描繪中國歷代愛國偉人事跡的畫作。他被台灣人的愛國情結深深地感動了。

台灣本是美麗的地方,有著“魚米之鄉\蝴蝶王國”的稱號。日本人曾經強行搶占了台灣,奴役台灣人民,讓台灣人民必須說日本話,不允許說中國話。有一個叫松花江的小姑娘就為了能說自己的中國話,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現在日本人被趕跑了,但台灣人們心頭的那道傷疤永遠無法抹平。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太簡單太樸實,但沒有其他的話能夠代替其中包含的深厚的中國情結。這句話,雷鋒說過,詹天佑說過,最後都化作一腔熱情灑在中國母親的懷抱。我們應該追隨前人的足跡,把“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的中國情結髮揚光大,讓偉大的中國長盛不衰。

五年級:李蘊窈

《難忘的一課》讀後感作文(2)

在台灣“光復”以後,本課文的作者在台灣找到了在輪船上的工作。

有次,輪船停在了台灣的高雄港口。作者不去市區,而選擇了走向郊外,作者在郊外不知道走了有多遠,發現了一所國小,白色的圍牆,門外栽著一排樹。

作者走進校園,顯然很安靜,他走近一間教室,走到窗外,見到了一位年輕的教室正在教孩子學習文字。他在黑板上很吃力地寫到: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接著,他又用不太標準的國語一遍又一遍地讀。我被著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他從後門走進教室,坐在最後的一排,根著老師一起大聲地讀著。

最後,老師和同學非得要帶作者去他們學校的小禮堂去參觀。

到了後,老師對作者說:“這裡,以前是畫著日本人的畫,現在‘光復’後,就掛上中國人的畫。”作者聽後在牆壁上看了看畫,上面有孔子,諸葛亮,鄭成功,還有孫中山。

作者在那一瞬間,眼眶不覺濕潤了。

我想在作者心裡,這個郊外里的鄉村學校永遠在他心裡或者在中國人的心裡,永遠都是一片神聖的學校和禮堂或者是神聖的土地。

說不定今後又有一天,碰巧輪船又停留在了高雄港口,那作者又可以再次去那個學校跟那位教師溝通和去參觀一下小禮堂,說不定下次還會又增加許多中國歷代偉人的畫啊。我想作者也一定想天天到那所學校,跟著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和年輕的老師一起學習中國人的文字和國語,作者也應該是這樣盼望的吧。

五年級:旭峰

《難忘的一課》讀後感作文(3)

課文《難忘的一課》講的是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作者在台灣的一所鄉村國小,親眼看到教師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感人情景。以及在學校里看到有關祖國歷史文化的人物畫像等。“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的朗讀聲一遍又一遍地激盪著作者的心靈。這是多么強烈的民族精神,多少深厚的愛國情啊!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了台灣五十年,在五十年中強制台灣學校教日本的語言,想把台灣變成日本。可是侵略者野蠻的行徑,永遠改變不了台灣同胞火熱的愛國心。地理教師教過我們:台灣是祖國最大的島嶼,是東海之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那裡資源豐富,景色迷人。那裡有波光粼粼,水清如鏡的日月潭;那裡有滿目蒼翠,鳥語花香的阿里山;那裡有高聳入雲,終年積雪的玉山;那裡還有勤勞樸實,熱情好客的少數民族--高山族。記得老師跟我們講過,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事。荷蘭殖民統治者,侵占了台灣。是明朝將領鄭成功率領軍隊,千帆竟發奔向台灣,與台灣民眾一道把荷蘭侵略者趕出了台灣,解救了受苦受難的台灣同胞,實現了祖國的重新統一。由於近代歷史的原因,小小的台灣海峽成了阻隔兩岸同胞想見的屏障;小小的海峽成了兩岸親人不能跨越的鴻溝。兩岸的親人只能隔海相望,望穿秋水,肝腸寸斷!可是海峽又怎能隔斷兩岸同胞心中的那座橋呢?日曆又翻開了新的一頁,走進嶄新的新世紀。春回大地,生機盎然。在祖國的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祖國建設日新日異,在這大好形勢之下,它猶如時代的春燕,在台灣海峽上空來回傳播著春天的信息。兩岸同胞撥開海峽中的迷霧,看到了燦爛的陽光,看到了兩岸和平統一的美好前景。心中的祖國把兩岸人民的心更加地緊緊連在一起,祖國的繁榮興盛把兩岸同胞心緊緊地連在一起,過去的一切將煙消雲散。親人相會的時刻將很快到來。讀了《難忘的一課》這篇課文,我清楚地知道兩岸同胞都是炎黃子孫,都是骨肉相連的親兄弟,親姐妹。都屬於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實現祖國的重新統一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共同責任。我有這樣的一個願望:就是努力學習,掌握好文化科學知識,長大後當一名橋樑工程師。在台灣海峽之間建起一座雄偉的大橋,將大陸與台灣島連在一起,把兩岸同胞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

五年級:藍沫的花

《難忘的一課》讀後感作文(4)

夜靜了,窗外一陣陣微風拂過,天空中繁星閃耀,讓人身心放鬆。在這樣寂靜的夜晚裡,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這是因為《難忘的一課》這篇文章里那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普通的話語,讓我心弦震動不停。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是出現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在台灣的一所鄉村國小教室的黑板上的一名話。一位老師十分認真也很吃力的把這句話寫在黑板上。老師用不太流利的國語嚴肅認真的教著學生們讀。他們讀的每一個字,每一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雖然“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是一句極其簡單的話,誰不會說呢?但是,我想問一下,你是帶著一顆火熱的心去讀的嗎?是懷著崇高的敬意去讀的嗎?“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不僅僅是一句話,它所蘊含的感情是多么強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愛國情意啊!如果說海洋是最深厚的,那他們對祖國的情意更深厚,如果說海浪是最強烈的,那他們的民族精神比海浪更強烈;不管是再長的海峽,再大的風浪,也無法阻斷他們的愛國情意。“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平凡的話語,雖然它不是詩篇,但勝似詩篇,還有什麼話比這句話更足以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呢?

在一百多年前,同樣有著這樣的愛國人物。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中國遭受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和欺侮。為了祖國的強大,著名愛國工程師――詹天佑,他主持修築京張鐵路,在詹天佑的帶領下,工人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為咱們中國爭了口氣,提前兩年完成了京張鐵路的修築工程。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雖然詹天佑沒有說“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但從詹天佑的行為當中足以體現出他對祖國的熱愛。為祖國的榮耀,不惜千辛萬苦的把鐵路修好,這不正是“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的真實寫照嗎?

四川達州通川區達州市通川區第八國小五年級:李東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