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讀後感

祖國就像我們的母親,她生就了許多英雄兒女:有偉大的毛主席,有英勇的劉胡蘭,還有愛做好事的雷鋒……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常常一遍遍地在我腦子裡重現。

雷鋒,一個響亮而熟悉的名字,一個使人倍感親切的名字,他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是他那不平凡的事跡卻流傳至今。

我還記得《雷鋒的故事》有這樣的一個情節,雷鋒有一次在閃電雷鳴的大雨中看到了一位大娘抱著一個孩子在大雨中趕路,雷鋒趕緊跑了過去,抱起孩子並一步一滑地送大娘和孩子回到家中。當大娘感激地問他的名字時,卻告訴大娘他叫解放軍。在看是平凡的生活中,雷鋒把自己僅有的一點火和熱,全部獻給了人民,獻給了黨。

讀了雷鋒的故事後,我感到臉上火辣辣的,我愧對於我脖子上的紅領巾。因為以前我常在家裡和弟弟、妹妹們吵架,嫌他們煩而不願理他們。連家人都不願幫助的人會幫助別人嗎?我不禁捫心自問。我和雷鋒相比,差距也真的太大了!我決心以後再也不和弟弟、妹妹吵架了,多幫他們。如果再在車上碰見老爺爺老奶奶,我也會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去將座位讓給他們。我要讓紅領巾在我胸前高高飄揚!

六年級:楊夢月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我印象很深,是關於雷鋒叔叔的故事。上面有一篇使我感觸很深:有一天,雷鋒在火車站遇到一個婦女,她身上背個孩子,手上牽了個女孩,那女孩一不小心摔倒了地上,雷鋒見了立即跑過去,拉起小女孩,並幫她們付了車票錢,一直護送她們離開。又得知她們沒有吃東西,就把當天的早飯三個饅頭送給了她們。

雷鋒叔叔樂於助人,學習認真刻苦,我們要學習;上國小時,每天要走十六七里路,他總是早去晚歸,從不曠課。雨雪天,他沒有膠鞋,就穿上自己打的草鞋或木屐趕去上學。老師講課時,他用心聽講,絕不在課堂上貪玩打鬧施工任務中,他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很難抽出時間學習,雷鋒就把書裝在挎包里,隨身帶在身邊,只要車一停,沒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駕駛室里看書。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鑽。

雷鋒生活勤儉節約。他穿的襪子補了又補,不知補了多少遍,穿了多少年,也捨不得丟棄。他還找了幾塊木板,釘了一個“節約箱”,把撿到的碎銅爛鐵、螺絲釘、牙膏皮、破手套等,都裝到裡面。修車修工具時能用得上的就用上,儘量節約開支。

雷鋒待人愛憎分明。在小時侯斗惡霸的大會上,他手握紅纓槍,憤怒地質問地主,表達他的滿腔仇恨。在戰友父親得病時他把自己的錢寄去不留名。正如他日記中寫到: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可是人為什麼活著?生命的意義在哪裡?雷鋒叔叔以自己的行動為我們做了世界上最精彩的回答。作為少先隊隊員,我們一定要用實際行動向雷鋒叔叔學習,我們要從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讓身邊的人們更加幸福,讓雷鋒精神永遠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扉!

雷鋒雖然只活了二十二歲,但雷鋒精神永遠活在人們心中。大家都要向雷鋒同志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以歡快的腳步走到小書房。看了童話故事、作文大全、格林童話……在這些書當中我最喜歡看雷鋒日記。這裡講的是:雷鋒叔叔只是一個普通的汽車兵,而他卻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我要學習雷鋒助人為樂,勤學好問,雷鋒叔叔受人喜愛的原因是他把遠大的理想生活、工作中細小的事情聯繫在一起,用革命的幹勁深深地鼓舞著自己,用黨的光芒照亮著自己。當戰友的棉被破了,他馬上把棉被補好,當戰友的棉被破了,他馬上把棉被補好,當戰友家有困難的時候,他偷偷地以戰友的名義寄錢……雷鋒叔叔常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這表明:不單單是補棉被、寄錢……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的精神到處閃光。

雷鋒叔叔出生普普通通,事業平平凡凡,但他的精神卻無比偉大。什麼是雷鋒精神?它是公而忘私,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希望每一個人都向雷鋒叔叔學習,讓人間充滿愛的氣息

今天我讀了《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這本書。我是含著淚和感動把它看完的,因為雷鋒是個平凡普通的人,卻做出了許多不普通的事,讓我在感動的同時也讓我對自己的以後的所作行為有所提醒。比如雷鋒處處不忘節約,把自己穿的襪子補了又補,不知補了多少次,但雷鋒還是不肯扔掉。而他所用的臉盆和漱口缸用了多年,上面的瓷掉了都看不見原來的摸樣了,也捨不得買一個新的。雷鋒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為國家,為集體,積累著財富,以勤儉節約為準則的人。看看雷鋒,再想想我們現在這種穿的暖暖,吃的飽飽的幸福生活,好像已經忘掉了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

從雷鋒抓緊時間,就連看電影前一會兒的時間雷鋒都要看書,一點時間也不放過。也有人問過雷鋒叔叔:“就這么一點時間,你還看書啊!”雷鋒卻說:“時間短嗎?我已經看了三四頁了。時間雖短,可能看一頁算一頁,積少成多嘛!不抓緊時間不行啊!時間似流水不能讓它白白流走。”雷鋒就是這樣一位愛學習,不放過時間一分一秒浪費的人。看看雷鋒,再想想我們現在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有著這么優越的環境,而還不好好學習不臉紅嗎?

雷鋒對自己生活要求苛刻,但是對那些生活困難需要幫助的人卻大方。那年雷鋒知道遼陽地區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洪災,他腦海里閃出一個捐款的念頭,他立刻跑到儲蓄所把自己兩年來在工廠,部隊積攢下的200元寄給了災區人民。他常說:“人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幫助人們客服困難,獻出自己的力量,是我應盡的責任。”

在我們這個有著13億人的泱泱大國里,像雷鋒這樣人不計其數。2024年是一個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湧現了許多值得我們大家讚美的事,學習的人。最美老師——張麗麗,為了救出自己的學生,當危險來臨的一瞬間她毅然用自己身體挽住了學生的生命,但自己卻失去了一雙腿。吳菊萍,托舉生命的最美媽媽,危險裹挾生命呼嘯而來,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剎那搖擺。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孟佩傑,遵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在貧困中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迎接這種種不幸,在艱難;里,他無言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

我的身邊也有好多的活“雷鋒”代表,汪金貴老師是一位有著豐富知識的老教師,是我們學校一位上科學課的老師,他對自己的每一節課都認真備課,仔細鑽研,如何才能讓學生更能吸收到自己所講的知識呢?他會一次一次,反反覆覆的講解,直到學生弄懂為止。他為了更形象的給我們講好課,他不辭辛苦的去大自然採集植物標本。又一次為了追尋一隻蝴蝶,而把自己的腿摔傷了。暑假他還組織我們學生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讓我們能更親近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美麗。有人把老師比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太陽下最崇高的職業”。老師對學生的愛是最偉大,最高潔的。在我們班上有位叫章鑫的同學,他在回家的路上拾到一百多塊錢,他一點都沒有猶豫就把錢交給了學校。這種拾金不昧,幫助老人,熱愛勞動,愛護公物的好人好事太不計其數了。

雷鋒精神值得我們傳承下去,雷鋒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大家以雷鋒為榜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情很激動,讀完後,更是熱血沸騰,我被雷鋒那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決心一定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做有道德的人!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做人要高尚,絕不能幹損共利己的事情。我們是祖國的花朵,但是還尚未成熟,我們要在英明的共產黨的領導下,脫離低級趣味,做個高尚的人,這樣我們的祖國才能有前途,祖國的花朵如果不注意道德修養,花朵那就只能漸漸枯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努力向雷鋒叔叔學習,向那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學習。

讀了這本書,深深讓我感到老一輩革命領導人的不易,就拿偉大的毛主席來說,他一生粗茶淡飯,解放後仍然睡硬板床,穿粗布衣,十分簡樸,生前連一條毛毯都捨不得換,他曾說:“一條毛毯我換得起,但共產黨人艱苦奮鬥的精神丟不起!我們偉大的周總理雖然是大國總理,但一向飲食清淡,一粒米,一片菜頁也不浪費,吃剩下的飯菜要留到下一餐再吃。總理還曾將強調:”將來國家富強了,也不能丟掉艱苦樸素、艱苦創業的光榮傳統。“兩位國家領導人都這樣簡樸,我們更應該注重節約,努力為社會主義,為祖國添磚加瓦。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