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是一種雙重的愛》讀後感

勇敢者的座右銘,就是要學會雙重的愛。今天,我閱讀了一篇題為《勇敢是一種雙重的愛》的文章,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發很大。

短文寫的是父親與女兒們談關於勇敢的話題。小女兒說,勇敢是一種本能的迸發與衝動;二女兒說,勇敢是一種捍衛人格的支點,有了它,即使你粉身碎骨,你卻在人們心中樹起了豐碑;而大女兒卻認為勇敢是通過沉著、冷靜、智慧,努力做到拯救自己,挽救別人。

如果讓我來判斷三姐妹中誰說的比較有道理,我覺得三個人是從不同角度來闡述自己對勇敢的理解,都有道理。不過我還是覺得大女兒所說的充滿智慧的勇敢,才是最深刻的勇敢。

瑪麗拯救了自己也把歹徒從罪惡的深淵裡拉了回來。這雙重的愛多么令我們佩服啊!像這樣的人在現實中也有很多,如:五年級的維吾爾族女孩瑪麗亞,面對觸電危險她沒有放棄拯救同伴,而是巧妙利用科學課上學習的知識,保全了自己也解救了同伴。六年級的女孩江雪,利用法律武器制服了狡詐的奸商,既免去了受人身傷害的風險,也給大家討回一個公道。這些都是有智慧的勇敢,是真正的勇敢。

現在的家庭大都是只有一個子女。所以我們要學會有智慧的勇敢,而不是一味莽撞。我們並不是提倡自私,但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當社會在讚頌我們時,我們的親人又是何等悲傷呀!請記住:勇敢是一種雙重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