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書的孩子讀後感

伴隨著悠遠綿長的音樂,冉紅的朝陽在薄霧中漸漸升起,這是嶄新一天的開始,也是《念書的孩子》這部影片的開端。

炊煙縈繞著煙囪,寧靜而偏遠的小鄉村隨著陽光的揚灑從黑夜的寧靜中甦醒過來,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這其中有一小一大兩個孤單的身影,小的是個九歲的男孩,名字叫開開;年長的略顯佝僂的是開開的爺爺。他們相依為命地生活在這裡,陪伴他們的還有一隻叫小膽兒的小狗。爺爺有肺心病,拖垮了家裡的經濟,為了吃藥,連有線電視費也不交了。開開放學沒事幹,爺爺怕開開空虛,就哄著開開念課文。今天的課念念,昨天的課鞏固鞏固,明天的課預習預習。爺爺並不在意開開念得對與錯,只要能讓開開有事乾就行。開開每次念書的時候,小膽兒就很捧場,坐在爺爺的鞋子上認真地聽。

一天早上,小膽兒突然叫起來,要開開去爺爺屋,開開跑過去,發現叫不醒爺爺,爺爺煤氣中毒了。開開打了120將爺爺送到醫院。所幸搶救及時,爺爺醒了.

有一天,小膽兒又突然叫起來,還咬著開開的褲腳往爺爺屋裡拽。開開連忙跑過去,卻發現爺爺躺在床上沒有了呼吸。開開的父母回來安葬了爺爺,要帶開開進城。開開不想走,說班裡的吳美芳進城半年都沒有找到學校,前幾天又回來了。開開要念書,不想進城。

開開的爸爸在城裡打工,住的是工棚。媽媽在城裡當保姆,住的是僱主家。開開要是進城還真沒地方住。城裡上學的條件太不成熟,但在農村還可以。開開跟爺爺學會了做飯,蒸饅頭擀麵條都會,吃飯穿衣不是問題。最讓開開爸媽擔心的是,萬一晚上開開有個病啥的,連個知道的人都沒有。於是開開爸去找開開的老師。王老師說,白天開開自己吃飯,晚上可以睡在老師家,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沒有了爺爺,開開做飯心不在焉,總是把飯燒糊,上課也總是遲到。後來開開乾脆不做飯了,和小膽兒一起啃饅頭就鹹菜喝涼水。可這並不是長久之計。

終於開開要進城了。進城的頭天晚上,開開把書包騰空,把小膽兒裝進去試了試,正好能裝下。開開對小膽兒說,我就要帶你進城了你開心嗎?第二天早上,父子倆帶著小膽兒到了村口汽車站。要上車的時候,爸爸卻突然說小膽兒不帶了,到城裡爸爸再給買個更好的。開開不同意。爸爸說火車上不賣狗票,帶著狗人家不讓上火車。開開仍然不同意,爸爸生氣了,說開開不聽話,把開開的手掰開把狗繩扔掉,硬是抱著開開上了車。車開了,開開一邊反抗著爸爸,一邊哭喊著讓小膽兒快跑,說我在前面等著你。小膽兒拚命地跑起來追趕著汽車,但越追離汽車越遠。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在這部電影中,小狗小膽兒是不可忽視的主角之一。它給一老一小的生活平添了幾絲生機與活力,也處處表現出對開開的依賴和友誼。最後開開坐車離開,小膽兒飛奔在馬路中間的情景真的是讓人心碎。

作為為數不多的優秀的主鏇律電影之一,《念書的孩子》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思考——我們也確實需要反省一下,為了生活我們放棄的那些到底值不值得,我們的老人和孩子又在承受著些什麼。這些才是整部影片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