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

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廣闊的自然界裡常常有這樣的事情,連續不斷的水滴,點點滴滴的落下來,最後竟把岩石滴穿。

初看上去,這真是奇妙的很,一滴水能有多大的能耐,又輕又柔,實在太渺小了;而岩石,堅硬,沉重,人們要鑿穿它,都要藉助鐵錘等工具,費一番工夫才行呢?

那么渺小的水滴是怎樣穿透岩石的呢?這就得從時間說起了。古人曾說:“滴水穿石,非力使然,恆也。”滴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為它在漫長的時間裡從未停過,始終有著一股堅忍不拔的精神。

不禁我們聯想到人。一個人不管做多么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那麽不論他的能力大小,當他努力到一定程度時,他就會獲得成功。

我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我國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的畫獨樹一幟,詩也寫得清新文雅,可是字原來寫的軟弱無力。於是他下決心練字。他天天練。月月練,幾年後他終於練就了一手好字。他的畫、詩、字被人們譽為“三絕”。可見人們做事的時候是要有滴水石穿的精神,否則難以取得成功。

滴水石穿還在於落下的水滴是朝著一個方向,落在一個定點上。目標明確,精神專一。如果不如此是不可能有穿石之功的。

滴水穿石,關鍵在於持之以恆的”恆“字”恆“能出力量,能出智慧,能出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