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唐山大地震》給我內心的“地震”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我聽別人說過,他們都說很好看。所以,今天下午我就在電影院看了一場。

1976年的一天晚上,大家都在睡覺,突然,山崩地裂,大地在搖晃。僅僅23秒,房塌了,東西碎了,人,許多許多的人都被埋在碎磚亂瓦底下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姐弟,兩人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在只能搶救一個孩子的情況下,孩子們的母親做著艱難的抉擇:保弟弟,還是保姐姐?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選擇哪一個對另一個都是不公平的。最後,母親最終選擇了弟弟。

被壓在下面的姐姐雖然不能說話,卻真切的聽到母親的決定,姐姐無奈的接受了——把生存下去的希望留給了弟弟。

幸運的是躺在死人堆里的姐姐並沒有死去,她最終被好心的解放軍收養。

雖然對母親充滿怨恨,但是她還是認可原來的名字——“登”在她內心深處還眷戀著原來的家,承認姓“王”是對養父母這個新家的妥協。

於是她努力學習,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醫學院,後來又嫁到遙遠的外國。可是她卻始終沒有尋找生身的母親和弟弟,這是她心靈解不開的疙瘩,她用這種辦法在報復母親,同時也在折磨自己。

一直到32年後,得知汶川地震的訊息,她看到同胞受難,毅然飛回祖國,奔赴災區參加救助工作。我理解這是因為她也曾身受地震,是同胞情呼喚在呼喚她。

可巧,在救災現場,和當年極其相似的一幕感染了她:一個母親,面對雙腿被壓的兒子,多么想解救出完整的兒子啊!可是危險的情況使她做出最無奈的決定:“鋸掉孩子的腿,不能讓救援者在遭受生命的危險。”母親一聲哭喊讓我流下眼淚:“讓他將來恨我吧!別把你們搭進去!”

這一幕使方登一下明白了當年自己母親的無奈,體會到母親內心的痛苦,多年的怨恨一下煙消雲散。

她和母親相認了,這時她才這道,母親一直在等她回來。為了等她回來,母親一直住在在原來的地方,不願搬到她弟弟買的新樓;為了等她回來,母親買了從國小到高中全套的課本;為了等她回來,母親不肯再嫁。母親牢牢的記住了對她的許諾:明天給你買西紅柿。在方登回家時,母親洗好一盆子西紅柿放在桌上,大大的、圓圓的。

方登哭了,我也哭了。是啊,天下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她總以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會偏袒一個,尤其是自己是女兒,弟弟是男孩,所以母親才那樣決定。可是如果母親選擇救自己,對弟弟同樣也是不公平的呀!那位鋸兒子腿的母親呢?

我想到了自己,平時總覺得媽媽太嘮叨,爸爸太嚴厲,有時候兩個人聯合起來整治自己,現在想想,還不是為了我好嗎!有時候父母在一件小事上冤枉了自己,我甚至懷疑我可能不是他們親生的。

和方登受到的“生與死”的委屈相比,這又算得了什麼呢?

珍愛生命,享受生活,努力學習,回報父母這就是我今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