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讀後感作文

《長城》讀後感作文(1)

我讀了《長城》這篇文章後,使我了解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它表現了長城的雄偉氣魄,它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連美國前總統尼克森都曾這樣讚譽長城:“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但更偉大的是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他們用勞動﹑智慧和力量建造出了舉世無雙的長城。

我查閱了資料,知道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互相防禦,都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建長城。據《左傳》記載,公元前656年,“楚國方城以為城”,這是關於長城的最早記載。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為了防禦北方匈奴的南侵,於公元前2XX年將秦、趙、燕三國的北邊長城加以修繕,連貫起來。故址西區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北榜陰山,東至遼東,這就是俗稱的“萬里長城”,至今還有遺蹟殘存。此後漢、北魏、北齊、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築過長城。明代為了防禦異族的侵擾,前後修築長城達18次。明長城東起河北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6300千米。

我的感受是古代勞動人民用雙手建造出了長城很偉大。我為勤勞智慧的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感到驕傲。

五年級:陳馨遠

《長城》讀後感作文(2)

讀了這篇文章我就更加了解我國的萬里長城了,我不再滿足畫家筆下眩目的畫面,我不再滿足螢光屏上瞬間即逝的那雄奇的身影,我很希望能夠再一次登上巍峨的長城,再一次看見它蜿蜒的身軀。

我知道“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我知道“萬里長城永不倒”的歌曲,我知道《天下第一關》的遊記,我更知道萬里長城是愛國主義精神的象徵。

回首當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抵擋匈奴的侵略,修築了這萬里長城,所以這萬里長城起到了保衛大好河山的作用。我們可以想像出當時千千萬萬的勞動者在修築長城的壯闊景象:搬的搬,砌的砌,艱難跋涉,揮汗如雨,他們又是為了什麼呢?不正是因為他們想有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安定太平的國家嗎?他們也是用一顆愛國心在修築長城。

千百年來,萬里長城巍然挺立,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也代代相傳。岳飛的精忠保國,鄭成功的收復台灣,康熙大帝的維護國家統一,哪一個不是愛國?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茅以升炸橋阻止日軍進駐南京,人民志願軍戰士抗美援朝,哪一件不是愛國?

環顧現在,解放軍戰士夜以繼日地守衛著祖國邊陲,公安幹警忠於職守而保衛著社會治安,工人農民不怕辛苦為祖國創造財富,人民教師勤勤懇懇地培養著下一代,為祖國輸送人才。哪一樣不是愛國?

記得有一首歌唱道:“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長城不倒,中國不倒,愛國主義精神更不會倒!長城永遠建立在我們的心中!

五年級:胡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