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竊讀記》有感作文

讀《竊讀記》有感作文(1)

《竊讀記》這篇課文應該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吧,它是我們五年級語文書本上的一篇課文,剛看到這篇課文的時候,就深深的的吸引了我,聽說這是林海音寫的一本《城南舊事》裡面的章節,放學回到家我就讓媽媽給我在噹噹網上購買了一本,幾天以後在我的日思夜盼中,終於完整的閱讀了林海音的《竊讀記》。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因為沒錢買書而只能在書店偷偷看書的故事。其中嚴厲的書店老闆和體貼的店員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店員沒有責怪,沒有令人尷尬的言語,有的只是對一個愛讀書孩子溫暖的照顧。最值得稱道的是,我感動於作者對閱讀的摯愛,以至於站上兩個多鐘頭,換好幾個書店,都算不了什麼。以至於“我”讀完一本好書,會“被快樂激動的忘形之軀,便險些撞到樹幹上去,”以至於會“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在現實生活中,媽媽經常會給我買很多很多的書,可是這么多的書,我總是挑些自己感興趣的章節看看,或是囫圇吞棗似的閱讀,而作者卻因為沒錢買書,不得不天天到書店裡去“竊讀”,看到這個故事以後,我有些慚愧了,在心裡暗暗的發誓:以後我一定要認真讀書,珍惜讀書的機會,愛惜書籍,再也不能向原來一樣了。

五年級:張馨元樂樂

讀《竊讀記》有感作文(2)

轉眼之間,我就上五年級了,開學第一篇課文就是竊讀記,我想竊讀記不就是作者林海音小時候偷著看書的事嗎?但是我錯了,全文體現了林海音在那時候讀書是?那么困難,她又是多么付出。

開學第一篇課文就是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作者林海音小時候到書店偷偷的讀書,晴天她擠在大人的裡邊偷偷看書,陰天她一邊看書一邊皺著眉頭望著街心,好像這雨害得她會回不到家,可是心裡卻盼望著雨下的再大些他就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呆著,想起作者林海音比我,我感到無比慚愧,我不愛讀書但是我要什麼書。媽媽可以不睡覺的給我去買,可我一買回來就是圖個新鮮,不到一天就亂扔,有時在媽媽的捶打下才極不情願的去讀,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兒吃一個蘋果,哪兒喝一杯水,自己給自己開小差。

文章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國文老師說的那句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仔細一想,這句話有著深深的含義,老師告訴我們,糧食哺育到我們的身體,知識哺育的是我們的精神食糧。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這句話說得太對了,以後我一定要好好讀書。

福建南平順昌縣實驗國小五年級:齊齊

讀《竊讀記》有感作文(3)

今天我剛上完《竊讀記》這篇課文,我被作者這種渴望知識愛讀書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這樣寫的:“我”因為家境貧寒,買不起自己喜歡的書,於是便在放學後急匆匆地趕往書店,偷偷地在書店裡看書,一直到書店的日光燈全部亮起來的時候,“我”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然後離開書店。有時候的“我”隱藏在眾多的顧客之中,既慌慌張張,又貪婪地閱讀著;有時候的“我”利用下雨天來為藉口,享受閱讀的快樂。在竊讀中“我”收穫了知識與智慧,不斷地成長。

從作者渴望知識愛讀書的事例中,我也想出了有一件事。

有一次,爸爸帶我去三聯書店裡買兩本書,我很高興。

到了三聯書店,爸爸先讓我選擇兩本書。我先後選擇了《苦兒流浪記》和《呼蘭河傳》。買回家以後,先是飛快的讀了一遍,之後也沒抄好詞好句,就把這兩本書丟在一邊不讀了。爸爸問我時,我輕鬆地說:“書我已經讀完了。”爸爸先是很驚訝,然後說:“讀書可要積累好詞好句呦!”“知道啦!”爸爸的話我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果不其然,爸爸說的真的靈驗了!過了幾天后,老師叫我們寫一篇作文,名字叫《春遊》。我打草稿時,因為寫不出來,所以急得抓耳撓腮。爸爸看到了我這一副焦急的模樣,不慌不忙地說:“我說吧,讀書時應該積累好詞好句!你先看看《國小生多功能分類作文》里人家寫的作文吧!”聽了爸爸的話,我茅塞頓開,立即看了這本書,結果寫出的作文還被老師在班上朗讀了呢!

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記得有一位名人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就讓好書與我們相伴一生吧!

五年級: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