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上下五千年》有感作文

您好!我是杭州一名小學生,寫此信前,我正在看《中華上下五千年》,回看千年歷史滄桑,聯想您說過的十二個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有感而發。

觀歷史,看未來,我想借毛爺爺的《沁園春·雪》中對於歷史的評判,來抒發我對歷史的看法及我的中國夢!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在漢武帝統治期間曾“戶口減半”。據《西漢人口地理》一書中內容,漢武帝期間非正常死亡人口達四百萬人!秦朝也一樣,雖在兩千多年前統一了紛亂的戰國,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並統一度量衡文字等國家標準,但他修建阿房宮享樂,焚書坑儒,愚弱天下百姓,圖萬事基業。他們雖為一統江山的帝王,但整個社會卻是屍橫遍野,民不聊生,百姓哪有安居一說!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唐太宗,平天下,任賢臣,采眾家之長,實安邊政策,不愧為一代明君。唐朝的中國,世界之強國,四海朝拜,八方朝賀。但晚年不聽勸阻征伐高句麗,卻給兩國人民帶來災難。唐朝的繁榮這只是表面,實際卻是社會風氣腐敗,有句唐朝杜甫的詩為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富強的唐朝,其實並沒有做到社會和諧,人民幸福。財富集於權貴之手,窮人處於受凍挨餓的境地,這是封建體制下的不平等社會現象。宋太祖也是如此,因為陳橋兵變龍袍加身,然後又南征北戰,打下了這個大宋江山,但是打仗會勞民傷財,使宋太祖並沒有深得人心。我們深知“民富則國富”的道理。而我們現在的政府正以百姓的利益至上,正如您說的那十二個字,以前的歷代君王做到了嗎?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成吉思汗,叱吒風雲的大英雄,歷盡艱辛統一蒙古,征戰四方,他的版圖擴展到了埃及,莫斯科,建立了亘古未有、領土橫跨歐亞的大帝國。“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意味著死亡,百姓痛苦不堪,國家也由於沒有建立穩固的政權,九十年就消亡了。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當今社會,追求的是和諧,是安定,而不是封建社會時的南征北戰,在新的二十一世紀中,我們是否能夠彌補先人的不足,創造出和諧社會呢?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也更相信,在xx爺爺的領導下,社會會和諧發展,人民安康!

祝您身體健康,工作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