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在捕象陷阱里》讀書筆記

我放下書,回味著這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這是一位傣族老人的自述,故事講述了這位老人因為一次捕獵不慎掉入捕象陷阱,本應成為他的獵物的母鹿,卻和他一起殺掉了同樣掉入陷阱的雲豹,餓了三天后,母鹿生下了一頭小鹿,並用肢體語言把小鹿託付給了老人,然後用自己作為基石,讓老人成功地抓住了三葉藤,帶著小鹿爬出了捕象陷阱,自己卻死了。老人回家後,就再也沒有打獵,而是把小鹿撫養大,做了養鹿廠廠長。

也許大家覺得老人完全可以殺了鹿,憑吃鹿肉等人來救,可若不是母鹿幫助老人殺掉了雲豹,也許老人已經成了雲豹的美餐了,所以老人寧可餓死也不做忘恩負義的小人。

這讓我想起了一篇課文《九色鹿》,同樣在災難中鹿救了自己,調達卻見利忘義,向國王泄露了九色鹿的住處,當九色鹿把一切告訴國王時,國王恍然大悟,重重地懲罰了調達,並下令全國臣民永遠不許傷害九色鹿。調達因見利忘義,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樂於助人的九色鹿則從此再也沒有受到傷害。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滴水之恩將湧泉相報,我們不能忘恩負義,要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