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夢同行作文

與夢同行作文(1)

夢想是大海中的燈塔,使歸航的船隻不會失去方向;夢想是光彩奪目的鑽石,令無數人執著於它;夢想是一雙巨大的翅膀,把人們那沉重的身子托起翱翔於天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夢想,但是夢想必須經歷挫折、坎坷才能得以實現。警察叔叔的夢想是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寧;醫生的夢想是百姓身體健康,平平安安;我也有夢想,我的夢想是所有水源乾乾淨淨,不受污染。

提起這個,就不得不提起五水共治,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這五項。水是生產之基,生態之要,生命之源,我們可以幾天不吃飯,但是不可以幾天不喝水。由此可見水是多么重要。因此,珍惜我們人類的生命的源泉,就必須節約用水,才能保護好我們人類的生命線,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和職責。

水現在受到嚴重的污染,淡水資源越來越少。就拿我們生活的城市的江河來說吧。過去河水清澈見底,魚兒自由自在地在水裡穿梭來回。而現在呢,由於工業廢水和市民生活廢水所吞噬,清澈的河水變得烏黑烏黑的,河水中再也看不到魚兒歡暢的美好景象了。我們要愛惜每一滴水,愛惜地球媽媽的每一滴眼淚。也許你並不知道中國許多地方早已缺水,許多人都喝不上一滴乾淨的水。而另一邊的我們卻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把乾淨的水一把一把的浪費掉。你可想而知,那邊的人多想喝上一口乾淨的水啊!

“嗚~嗚~”咦?是誰在哭?我放眼望去,居然看到小鳥在哭。我走過去,問道:“小鳥,你為什麼哭啊?”“我,我,我從小到大都在你眼前的這條河飲水,可是現在這條河可髒了,我好難過,嗚~嗚~”“是呀,是呀。”這時,旁邊的一棵枯樹發話了,“這條河是孕育我的”母親河“,如今我喝了它的水已經從原來的風華正茂蛻變成了奄奄一息的枯木,都怪那可惡的人類!”我看了看,這條河上有一袋袋垃圾和吃剩的果皮被人們扔在這兒,腐爛的臭味簡直讓人窒息,臭名遠揚的蒼蠅還在上面“嗡嗡嗡”地跳起了舞。看著這觸目驚心的場面,我心中又難過又傷心。

從現在開始治水還來得及,讓我們將水更好的利用起來,不要再讓水傷心地流淚,否則世界上最後一滴水將成為人類的眼淚!

五年級:余倩斐

點評:文章線索明朗,主題突出,緊緊圍繞與夢同行進行。有詳有略,言之有序,內容生動具體。語言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實際,讀來令人倍感親切。

美中不足的是:第一段描寫的事物過多。語言有些直白樸實。

作者可多使用些修辭,使文章更具可讀性與趣味性。

 點評老師:蘇璐璐 

與夢同行作文(2)

每箇中國人都有夢想,夢想無論是大是小,都要努力地去實現,去創造。《與夢同行》這本書,講的也是我們中國人共同的夢想。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吧!

書一共分為三章。第一章,是尋夢季。一座座清山,緊相連,一朵朵白雲繞山間……這首歌的名字叫《誰不說俺家鄉好》,表達了作曲人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同學們,讓我們張開夢想的翅膀,也去探尋、欣賞我們家鄉的美景吧!

我的故鄉是浙江,它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歡笑的地方。杭州,浙江省的一塊地兒,那是我出生的故地。大家都應該十分了解杭州吧!杭州,群山環繞、綠茶芬芳、歷史悠久,有著文學創作和歷史古蹟的寶地,是個古典名著的旅遊勝地,深受中外旅客的喜愛。你的故鄉是什麼樣的?我等著聽你的講解喔!

第二章是追夢季。尋找好了夢想,我們就要去追。追夢站:植樹。書中第五十頁有一個小標題叫作“我要種樹到九十”。這個真實的故事的主角是安吉縣遞鋪鎮蘭田村的潘世珍和她的老伴。將近八十歲高齡的他們至今還很清楚地記得在一九八九年,回響縣裡號召開荒造林,她和老伴方長余離開了兒女,一起捲鋪蓋、拿鍬耙踏進了深山。兩人在不通路、不通水電的山裡定居下來,開始墾荒植樹,這一待就是二十多年。憑藉過去的堅苦努力,潘世珍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

說到植樹,那同學們可否知道植樹節的來歷呢?在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努力推動植樹造林。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九二八年將植樹節日期改為孫中山逝世日三月十二日。一九七九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林業總局提議,通過了將三月十二日定為中國植樹節的決議,從此,每年的三月十二日便成為全國植樹節。

第三章是圓夢季。現在的霧霾越來越嚴重,同學是否有趕走霧霾的欲望?如果有,我們就得先知道霧霾靠什麼產生的。霧霾是由人們平時的熱電、水的排放,地面灰塵和汽車尾氣,尤其是工業和重化工生產導致霧霾的產生。知道了這些,我們就可以開始驅霾了。我們可以少開車,多走路,可以不亂丟垃圾,保持地面的整潔,也可以少開空調和暖氣來防止霧霾的產生。

現在,國家正回響號召“五水共治”。五水共治我們可以用手指口訣來記憶。大拇指,治污水;食指,防洪水;中指,排澇水;五名指,保供水;小拇指,抓節水,五水共治輕鬆記,五個手指全搞定!

開頭我提到中國人共同的夢想,是什麼呢?那就讓我現在來吿訴你,是:圓中國夢想,創美麗浙江!

五年級:桑璐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