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愛

我老爸,性格和藹為人隨和;身體儘管有些瘦弱,但走起路來那矯健的步伐折射出他那深藏在骨子裡的頑強的毅力;他身材高大,那深邃的目光透出來的是無窮的智慧;那表面嚴厲的背後隱藏著的是大海一樣深的父愛;他的獨來獨往的匆匆的腳步,表現了他的自信,他的效率觀念和他那獨特的個性。

老爸出生在三年經濟困難時期,那食不果腹的年代造就了他文弱的身體。輪到他讀書的時候又發生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以致於他四肢不發達,頭腦也簡單。夠不幸的吧?回家修理兩年地球,趕上恢復高考,可他又連續生病。到了1980年,病癒後的他想參加高考,他定眼看看周圍,同他一起站在起跑線上的考生,已不是他那個年代培養的知識貧乏的可憐蟲,憑他當年僅有的一點點功底,剛剛上了中專線,而未被錄取。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雪上又加霜。向命運低頭嗎?不!通過一年的艱苦努力,他終於帶著自豪和自信邁進了承德師專的校園。畢業後,他憑著頑強的毅力自己補學了全部的初高中課程。來到雲南後,懷揣著化學系大專文憑的他並不滿足,他還想有一張中文系文憑,不顧我媽媽的強烈反對,他毅然加入到自學考試大軍的行列中去。在這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中文系專科畢業證書、中文系本科畢業證書、畢業綜合考試紅河州第一名榮譽證書……媽媽開始羨慕了:“賣給我一張吧?”玩笑中透著佩服。

老爸在我的教育問題上傾注了許多心血,我才一歲就教我數數、認字,耐著性子培我下棋、給我講故事。為了培養我的毅力,經常領我爬老陰山,教我騎腳踏車,學溜冰。為了培養我的綜合素質教我放風箏、攝影、畫畫……我每一點一滴的進步都凝結著父母的心血。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灑滿他們辛勤的汗水和擔心。有一次我深夜發高燒,當時還沒有計程車,他背起我就往醫院跑,到醫院打完針,又背著我往回走,回到家已是天亮,緊接著又去趕上班的通勤車,真是馬不停蹄,勞心又勞身。我小時候不肯喝中藥,老爸就把熬好的中藥分成兩份,他先喝一份給我做榜樣——子藥父先嘗。人們常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父愛深似海,我拿什麼去報答呀?我只有加倍努力,用成功回報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