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什麼樣的人?

說句老實話,我有一種感覺,我不是我。

我從小喜歡畫畫,喜歡調朱弄粉。爺爺說:“這玩意有啥用。”

我羨慕少林寺的和尚,喜歡揮拳踹腳。爸爸說:“女孩子要斯文些。”

我喜歡幼稚園的小朋友,常常和他們一起唱歌,媽媽罵我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於是我上了5年級後,我改變著自己。

窗外世界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我的心早飛向閱覽室、小河邊……可以我仍要做出“清新寡慾”的樣子,在教室里“坐禪”。

我喜歡音樂,尤其是流行的迪斯科、流行歌曲。沒人的時候,我會把音量開的老大老大,盡情欣賞。可是爸爸媽媽面前,我得永遠捧著書本,雖然是一個字也看不進去。我不願讓他們替我擔心。

我不是不喜歡學習,我的格言便是培根的那句“知識就是力量”。我是希望自己在各個方面都得到發展,而不是做一個“書呆子”。

儘管我直達分數不等於成績,成績不等於水平,但我還要用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的考試分數去討得父母的歡心。

我心裡知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但是我仍然把飯菜處亂丟,因為我害怕同學說我小氣。

我的心裡像滔滔的揚子江,可表面像平靜的西湖。

雖然生活告訴我,活得要灑脫,不要處處看別人的臉色,活得要有自己的性格。美是自然,決不做作,但是我做不到。

我不是我,我不能是我。我一旦是我,我便不是好孩子,不是好學生。於是我便會失去母愛、父愛、師愛……

恩,我呀,就像一隻剛出窩的小鳥,既不能約束自己的言行,也不能獨立生活,只好任憑父母和老師“調教”了。

哎,我到底是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