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訓

生活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有你細細去品味時,才會發現裡面蘊含著許多人生哲理。人生的奇妙之處就在這裡,通過一件件小事讓我感悟了人生,也許在你看來很平常,但卻讓我受益匪淺。

我生活在普普通通的家庭里,但卻非常幸福。爸爸媽媽都是平凡的人,每天做著平凡的小事。可正是這些小小的事情:一句話,一舉手,一投足……串聯成了我的家訓。

爺爺奶奶在爸爸十五六歲的時侯就去世了,爸爸從那時起就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擔,一邊維持家計,同時還得供叔叔和姑姑讀書。所以爸爸非常節儉,從不亂花一分錢。爸爸奉獻給家庭的不只是經濟和物質,更是一種責任。爸爸面對挫折時,從不怨天尤人,總是樂觀的面對。

在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和爸爸推著新買的腳踏車,來到廣場上學騎車,剛開始爸爸給我把著腳踏車,我騎了上去,但不知什麼時候爸爸偷偷地鬆了手。我正準備拐彎時,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啪!我重重地摔在地上,使我遍體鱗傷,我強忍著劇痛站了起來。心想:再也不學騎車了,推著腳踏車一瘸一拐的往回走。這時爸爸走了過來,看出我的心思,就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人生就像一條崎嶇蜿蜒的山路,一路上難免磕磕碰碰。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經歷過跋山涉水的辛苦,哪能領略到達目的地的喜悅呢?”我聽了爸爸的話覺得非常有道理,又騎上腳踏車學了起來。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摔倒,我終於學會了騎車,也讓我突然明白了:人生和騎車的過程是一樣的,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注定會有許多的坎坷和絆腳石。但是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只要我們能夠勇敢地面對,堅強地去戰勝它,我們的前途就是光明的,生活就會充滿陽光。

還有一次,我的作文發表了,得了20元錢稿費,我非常高興,我就問媽媽:“我這20元錢怎么花。”媽媽說:“你自己掙的錢,你自己說了算。”聽了媽媽的話我非常高興,這回該買點我喜歡的東西了。心裡正盤算應該買點什麼好呢?可這時突然想起媽媽常常對我說的話,人總不能為自己活著,人總為自己活著有什麼意義呢?應該想著他人,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就應該儘自己的力量,伸出援手去幫助他人。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外婆鄰居家的小女孩兒。她的父母因為車禍都已去世,她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可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每個月只能靠低保金生活,生活非常艱辛。我想不如用這點兒稿費給她買點兒學習用品。我把我的想法和媽媽說了,媽媽聽了很高興,對我說:“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必須從小事做起,從小處著手,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我的家訓雖不能與岳母刺字、孟母三遷相提並論,但是爸爸媽媽用他們的言傳身教教我:節儉、有責任、不怕挫折、有愛心……用這些淳樸卻又深刻的道理教會了我怎樣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