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礙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畫:一棵小樹在大樹的悉心照料下茁壯成長;大樹旁的一棵大一些的樹更加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只好向樹蔭外生長,身體越來越歪的他最終成為一個廢材。我們也一樣,父母的溺愛只會成為成長道路上的障礙,對我們是沒有任何利益的。

有一則報導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十分優秀的尖子生,經過XX年的不懈努力,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考上了一所聞名於世的好大學。可他居然不會自理,疊被子、洗衣衫都不會。這個學生想讓家長陪讀,照顧他的生活。學校無奈,只好把他開除了。其他大學也不願收他為學生,就這樣,尖子生的後半生毀於一旦。這就是溺愛惹得禍!

不只是這位尖子生,生活中也有許多在“大樹”溺愛下生長的“小樹”,比如我的一個好朋友——劉夕。

一次,我正在託管津津有味地讀書,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響了起來:“羅依琳,羅依琳,幫個忙!”原來是劉夕在外面叫我。我急忙“飛”到院子,以為有什麼火急的大事。我前來一看,劉夕一臉無助,說:“蘿蔔,幫我繫鞋帶唄!”“no,自己系!”“不會!”“啊,你都多大了,還不會呀,那你學著點。”我給她系好鞋帶後,她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下午,李思雨對我抱怨說:“劉夕比我大一歲,怎么連鞋帶都不會系呀!一下午的功夫,她居然讓我給她繫鞋帶不下於十次了!”後來。我一劉夕怎么忘了我教她的步驟,她竟理直氣壯地說:“忘了,我媽都不教我,就算教我也學不會,別說你了。”

在父母溺愛下的孩子不會有太大的成就,只有會自立的孩子才會成功。各位家長們,不要再一味地遷就自己的孩子了,您們要鍛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這樣才是真正的愛,而不是對於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礙!

五年級:朱古力豆萌萌噠

點評:從看圖作文的角度而言,其實本文的語言和思考都不是出類拔萃的,但是這篇文章的亮點在於作者是利用所讀的內容進行現實生活的印證,也就是說,當作者看到這幅漫畫的時候,作者不僅僅是對於道理本身進行延伸,而是聯繫自己的親身經歷,這樣的聯繫其實就是我們閱讀的一大目的。

並且文章的標題選用了同音反義字,這樣的標題無疑也是文章的亮點之一,值得肯定!

點評老師:沈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