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嘗試體驗生活

生活就像一本書,而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一段精彩的文字。不管我們身邊的事是多么平凡、多么小的事情,都會有自己的一個體驗結果或感受,這些也只是需要你去細細品味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體驗生活的起點就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算是一個新的生活。在每一天裡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語言、每一件事情,都會有自己的一個感受。我們就拿起床說起吧:起床,雖然是一件平凡的事情,但是我們應該會聯想到——每天我們都要睡覺,而睡覺會讓我們充滿精神,這樣我們就會有足夠的精神去做任何一件事。你想睡好覺,就要過好每一天,這樣自己就不會有壓力。所以說,起床和過好每一天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再來說說動作和語言吧:動作是什麼?動作就是自己的一舉一動、自己做的每一個動作;那語言又是什麼?語言就是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說的每一句話。動作和語言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東西,這些東西都隨處可見。動作和語言都一樣,只要做過了、說過了就不能像在電腦、手機上,可以刪除、重發,所以我們自己的動作和語言都要想清楚再做、再說,而這些東西一旦做出來,就會在別人的腦海里形成一個印象,所以我們要認真地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在人的生活中,吃、喝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每天都要吃、喝,這樣才能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營養,而這些東西是從嘴巴進去的。所以我們家裡的爺爺奶奶也總會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想必大家也聽過,也應該理解它的意思。我們上面也說了,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是說禍從口出了,因為你的一言一行不好,給別人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所以給自己惹禍了;而病從口入就是生病的源頭就是嘴巴的意思。大家想想,自己如果吃的東西不衛生、或者自己的手不乾淨就吃東西等之類的,是不是都要從嘴巴進去?所以就說,病從口入了。在這裡,我也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有一個弟弟,他呢,從小被我的父母嬌生慣養,有什麼就給什麼。每次吃飯呢,就愁眉苦臉的,一時說:‘我飽了。’一時又說:‘我不想吃。’這就令我非常的氣憤:吃是人成長的基本要求,對於我們來說,有的吃就已經算幸運的了,而那些貧苦人家,能吃一餐就吃一餐,想吃也沒得吃了,而弟弟卻還這樣挑三揀四的,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的弟弟也是一個不講衛生的人,手不乾淨還經常塞進嘴巴里,因為他有這個壞習慣,所以就經常生病,就給我們身邊的人一個教訓:要講究衛生。”我們應該要記住這個教訓,不要讓自己成為第二代的“生病者”。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是別人沒有的,而自己卻有的。我們應該要去仔細地去發現我們生活中微小卻美好的東西,並且好好地珍惜,你會發現,其實,體驗生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