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霧霾作文1200字:明晰美好的未來

窗外的霧霾倔強地散發著嗆鼻的氣味,路人捂住了口鼻。科技是柄“雙刃劍”,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這樣的比喻……走出霧霾作文1200字請看下文。

走出霧霾作文1200字:明晰美好的未來

今天,又是一個大霧天。窗外,濃重的霧霾里,高樓大廈隱匿於陰沉的亮灰色中。思緒像剛被關進牢籠的小鳥,只能在數米之間可視的範圍內飛快地舞蹈。

歲末年初,這樣的霧霾天氣並不少見。這讓我想起了著名的“霧都”——倫敦。“霧都”時代是人類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工業革命的蒸汽機帶動了整個世界的運轉,一個終世放羊的農業島國迅速成為世界的中心,民主衝破封建社會的封鎖茁壯成長。

人類有權利為自己自豪: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會製造和使用工具。科技是人類對使用工具進行的總結、升華,它為人類的不斷強盛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活力,它是推動時代發展的最強大的發動機。

科技帶給我們全新的生活:沒有月光的夜晚,我們使用燈光;寒冰凝澀的深冬,我們使用爐火;相距萬里的兩地,我們用火車、飛機連線彼此,用電話、網路拉近心靈……我們暢享科技帶來的快感,這些看似平常的科技發明已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人類有權利為自己驕傲:科技的發展解放了生產力,也成功解放了人類的創造力。只有科技才能使生產力飛躍,只有生產力發展才能讓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伴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人類開始在更廣闊的精神領域中馳騁,自由舒展著靈魂的翅膀,人類的文化事業也興盛起來了。

我們可以盡展歷史的畫卷:文藝復興初期,文學三傑薄伽丘、但丁、比特拉克用尖銳的筆鋒書寫人性的覺醒,打破了基督教會對西歐文化教育長時間的壟斷。後期藝壇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運用精巧的筆法、獨到的視角表達著人性的智慧與榮耀。文藝復興興起的人文之風反過來又極大地刺激了科技的革新。在這一思潮的感染之下,伽利略、克卜勒、牛頓、玻爾、達爾文等各個領域的科學奇才用自己的智慧探索著浩瀚而美麗的世界。也正是他們的理論成就為日後的革命鬥爭、思想自由與人文解放奠定了基礎。

科技與人文互相促進,它們的步伐注定是螺鏇上升的。科技揭示了自然的未知,為人文創作提供了新鮮的原材料,而人文創作對科技材料的剔選與升華,也為科技創新充實了天馬行空的創造力。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我們無可選擇地發現:我們前面的路似乎並非如我們想像的一馬平川,我們的心情也似乎無法永遠地保持輕鬆愉悅。窗外的霧霾倔強地散發著嗆鼻的氣味,路人捂住了口鼻。科技是柄“雙刃劍”,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這樣的比喻:科技可以為人所用,造福於人;它也可以刺傷它的主人。科技的發展帶動著人文的繁榮,我們應該感謝它的慷慨。然而,我們又似乎需要詛咒它。它捆綁了我們的生活,它在我們的世界裡越來越多地扮演著指手畫腳的角色。在現代科技的框架約束下,人文的發展似乎是“千朵萬朵壓枝低”,但最終脫不出一個套路:人文逐漸變得急切、浮躁,衝動,而脫離了生活的根基。

我們應該感謝科技,它服務社會、創造繁榮,但又讓我們陷入了迷茫:昔日繁華的“霧都”也正是肺炎、霍亂等惡魔恣意屠命的戰場。“霧都”象徵著維多利亞時代社會的繁榮,鋪天蓋地的煙霧卻讓那顆大西洋的寶珠——倫敦覆蓋了一層千瘡百孔的外衣。曾經噬傷上百萬人的煙霧似乎已經成為歷史,但它卻永遠是壓在我們心頭的痛。毋庸置疑,科技的發展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但它也漸漸地支配了我們的生活。瑪麗?雪萊的小說《福蘭克斯坦》中,主人公福蘭克斯坦執著於科學的追求,他實現了人類幾千年的夢想——復活生命,但他復活的第一個生命便毀滅了他的人生。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人倒在自己親手創造的生命中,這位科學巨人是應該欣喜,抑或憂傷?在無盡的悲痛與迷惘中,他只能選擇抑鬱地死去。

面對灰濛濛的大霧,我不知道說什麼。迷茫?躊躇?我不知道。對於霧牆的那一端,我無法看透。以我所知,我難以了解未來是如何。曾經所說的現代化的未來是那么令人充滿希望,現在卻在霧氣中模糊,漸行漸遠。

我想,窗外的霧天應該還會持續。如果,汽車仍舊密集地運行,化工廠仍舊恣意地排污,人們仍舊視若無睹,情況只會更加糟糕。2024年冬天的北京,只有五天時間,人們可以看到陽光。我想說,科技只是人們探求美好生活的工具,生活的改善才是根本目的,而人文的進步是對科技與生活的升華。

霧霾遮擋了我們的視線,但它卻無法也不會塵封我們記憶中那唯美的唐詩宋詞。希望我們的生活不要再成為其他事物的附庸,讓人文的枝葉植根生活的土壤。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享受人文、享受科技帶來的益處。希望我們終能走出霧霾,看到一個明晰美好的未來。

走出霧霾作文1200字讀完了,霧霾的危害你看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