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餃子

前兩天,奶奶的朋友送給她一個青綠色的大葫蘆,說可好吃了,但是我們家從來沒有買過,更沒吃過新鮮的葫蘆,不知道怎么吃。於是爺爺請教了海鹽賣菜的老伯,老伯說:“可以切片後炒菜吃,很好吃的。”爺爺回家後就和大家商量怎么吃法,大家商量後決定包餃子。第二天早上,爺爺去菜市場買回了餃子皮和肉餡。奶奶把葫蘆的皮削掉,把葫蘆切成絲,剁成餡,然後放入鹽,把葫蘆的水分擠出來再和肉餡放在一起,加入雞精、油等調料後拌勻,包成了一個一個的餃子。媽媽負責把做好的餃子放入燒開水的鍋中煮熟,哇!美味的餃子出鍋了,我嘗了一個,味道真好吃啊!

我吃著美味的餃子,忽然想起了原先學過的一個成語:“照葫蘆畫瓢”就問奶奶:“瓢是不是葫蘆做的?”奶奶說:“是啊,以前在農村,用來舀水的瓢就是用葫蘆做的。”媽媽也說:“‘八仙過海’故事裡的鐵拐李,還用葫蘆來裝酒呢;還有咱們去雲南旅遊時見到的,能吹出美妙音樂的‘葫蘆絲’也是用葫蘆做的。”媽媽接著說:“以前華佗還用葫蘆來裝藥呢,所以,人們在不知道內情時就說:‘不知道葫蘆里裝的什麼藥’……”我聽了以後,情不自禁地說:“啊!葫蘆里的學問還不少呢,葫蘆真是一個大寶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