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魯濱遜

假 如 我 是 魯 濱 遜——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淮安市實驗國小五(3)班 韓宇揚

“此書奉獻給那些時時處處依賴父母,依賴學校的青少年……”當我讀到《魯濱遜漂流記》扉頁時,嘴角禁不住露出一絲欣慰的笑意。在我的記憶里,從呀呀學語到乘車上學,從洗手絹、疊被子到洗碗筷、抹地板,力所能及的事做了不少。我想,我該不是這本書想“奉獻”的對象吧。

然而,當我被書中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所吸引,情不自禁地一口氣讀完整本書時,開始時的欣慰不自覺間變成了慚愧。我禁不住地自問:假如我是魯濱遜,碰到同樣的困難時,我會怎么做?一串串問號禁不住從我腦中飄出……

假如我是魯濱遜,當船在暴風雨中失事而幸運地脫險後,我還會不向命運低頭,繼續立志遠航嗎?我想我不會。因為我已過慣了在“肯德雞”和“麥當勞”之間奔走、在網路遊戲和電視卡通片之間遨遊的舒適生活,雖能熟練地背出、寫出“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的警句,但懈怠和安於現狀已成為與我朝夕相處的“好夥伴”。

假如我是魯濱遜,獨自飄泊在荒島上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我能頑強地用自己的雙手開闢出一片新天地嗎?我想,出於人類生存的本能,我也許會努力地去尋找食物勉強維持生命,但絕不會像他那樣,樂在其中。因為我已過慣了聽天由命、坐享其成的日子,即便作為一名學生,對“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認識,也僅止於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而已,勤奮、刻苦和進取已漸漸遠離我而去。

假如我是魯濱遜,在野人開宴會準備活吃自己的同類時,我會機智勇敢地與他們搏鬥嗎?我想,我絕對不會。因為已成為“小皇帝”的我,早已習慣於接受父母和別人的關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自私自利的習性已在不知不覺中左右我的言行,即使學習中遇到同學求助,往往也以一個“忙”字而斷然拒絕,樂於助人的行動在我身上已表現得越來越少。

假如我是魯濱遜…….

不能比、無法比,越比越覺得汗顏。也許今生今世我都不會經歷魯濱遜所遇到的風險,但人生隨時隨處都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挫折能打倒人,也能磨練人,關鍵看你怎樣對待挫折,能否戰勝挫折。“一本好書能拯救一個人”,讀了《魯濱遜漂流記》,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魯濱遜的自信、自立、自強和百折不撓、永不滿足的精神,讓我清楚地知道,今後應該如何去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