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恩情

夜很靜,鵝毛大雪從天上飄落下來,陣陣冷風吹向人們,讓人感到像是千萬把刀宰割著一樣疼。古時候的冬天特別的冷。在一個村莊裡的一間房子裡,一盞油燈正發著微光,看起來讓人感到是那么的溫暖、親切。

房子裡的陳設極其簡單。一張舊的發黃的毯子,一張不大的四方桌,一張“身”上貼滿補丁的舊棉被和一盞油燈。

房子裡一位老母親正在專心地為自己兒子的衣服縫線。兒子就在另一旁認真的讀著書。依我看,兒子明天就要出遠門,赴京趕考了。就因這個,慈祥的老母親懼怕孩子出遠門在家外沒人照顧,所以把兒子的每一件衣服縫的又密又結實,使之不易破損,哪怕熬夜。只見老人家借著微弱的燈光,眯著眼,把細小的針線穿過細小的洞口,然後用顫抖的手捏著針,在厚厚的衣服上,不斷的穿梭。

這每一針,每一線,凝聚著多少母愛呀!在母親布滿皺紋的臉上,可以讓人清楚的知道,這一輩子,母親為兒子操勞了多少。

多么沉重的恩情,多么偉大的母愛。母親就像陽光,兒子就像小草,陽光給予了小草生命,正像小草難以報答春天的陽光一樣,兒子的愛心怎能報答的了母親那沉重的恩情呢?

夜更靜了,油燈至今還閃爍著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