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舊照片

在我面前擺放著一張照片,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的真實情景。

照片上,一個小女孩面對著廢墟,號啕大哭。斷裂的天橋,坍塌的房屋,滿地是殘磚破瓦……原本還一片繁華的景象,瞬間化為烏有。剛剛還偎依在媽媽的懷裡撒嬌的孩子,再也找不到爸爸媽媽。一架架飛機呼嘯而過,一陣陣炮火轟鳴,炸毀了她美麗的童年。她被突如其來的變化驚呆了,無助地、孤零零地坐在地上哭泣著。(引:介紹畫面內容)

這個小女孩可能根本就不明白已經發生了什麼,可是她的命運已注定要被改變。爸爸媽媽在哪裡?家在哪裡?沒有了疼愛她的爸爸媽媽,沒有了舒適的小床,只有孤苦伶仃的他生活在這個硝煙瀰漫的世界裡。(析:分析小女孩的命運)

我痛恨日本侵略者,痛恨戰爭的發起者。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多少人失去親人,流離失所,流浪街頭。那時候,中國正處在一個動盪的年代,國貧民困,處處受人欺侮。今天,祖國日益強大,但“和平之花”依然是那么嬌嫩,我們渴望和平,雖然我們無法阻止戰爭,但我們能不斷壯大和平的力量。(聯:聯繫現實,表達渴望和平觀點)

努力吧,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結:呼籲為祖國強大,永久和平而努力讀書)

簡評:

戰爭似乎離我們很遠,這次看圖作文《一張照片》學生寫起來有點難度,讀李思瑩的作文再一次讓我眼前一亮,我給她這次作文的等級是優帶兩個加號。

本文用“引析聯結”的方法構成,語句通暢、分析到位,結尾呼籲有力,文章完美無缺。如果不是在我講完課學生就當堂寫作文,面對這么完美的作文我或許會思考李思瑩這篇作文是不是自己寫的,因為本文的遣詞造句、結構、立意、字數都無可挑剔。

這樣看圖的作文還可以寫成照片觀後感的形式、記敘文的形式(第一人稱“我”的回憶、第三人稱敘述、攝影記者的角度敘述、其它目擊者的角度敘述),還可以根據畫面編撰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