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年到了,你對小年到底有多少了解?小年的來歷習俗你又知道哪些?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農曆臘月廿四日(或廿三日),中國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中國民間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升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家功過,辭灶便是送灶王爺起程。故民間對這位居家之神,平日態度很虔誠,且很尊重。送灶寄託著中國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歲歲平安。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別。

在中國民間,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而南京地區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區,這是因為在明代朱棣篡奪皇位後,實行了暴政。當時的百姓在永樂元年正月十五舉行燈會,心裡紛紛懷念朱允炆時代的寬政,場面賽過過年。因此在南京地區,元宵成了小年。西南雲貴川地區和部分北方回民地區把正月初一作為大年夜,除夕就成了小年夜。

【小年來源】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無論是哪天過小年,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卻是一致的”。)(四川和貴州等部分地區臘月三十為小年,正月十五為大年),在山東部分地區小年為臘月二十二。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麵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保存食用。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西方一般一個村莊只有一個麵包爐就足夠了,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一個爐灶。

由於每家都有爐灶,所以由此產生一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爺、灶王),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灶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玉皇大帝根據匯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為。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

具體操作方式:由於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貼有灶神畫像,有時還有灶王奶奶畫像陪伴,經過一年煙燻火燎,畫像已舊,面目黢黑。要把舊像揭下,用稻草為灶神扎一草馬,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還要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說好事,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這個過程被稱為辭灶。新年後再買一幅新畫像,將灶神請回貼上。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灶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眾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為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祭灶節實際是中國古代世俗社會秩序的一種反映,表現普通人對皇帝及其基層官員的恐懼,以及對基層官員賄賂的風氣,所謂“瞞上不瞞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員賄賂好,皇帝不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即使小有觸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懲罰。

做糖瓜、祭灶是這一天的主要活動,從此後就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人們精神上開始放鬆。

【南北小年夜為何差一天】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在中國的春節習俗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一天,通常會通過進行一些沿襲了兩千年的習俗,即祭灶和掃年,來宣告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

祭灶的習俗,從秦漢甚至更早時就有記載。《後漢書·陰識傳》中說:“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祀後,暴至巨富。”所謂祭灶,就是祭拜灶神,因而小年也叫祭灶節、謝灶、灶王節等等。至唐宋時,祭灶的日子形成傳統,就定在了臘月廿四日。

而在民間流傳中,灶王爺也逐漸被“人化”。據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記錄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臘月廿四,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而,人們在臘月廿四都要祭灶,祭送灶神升天。祭灶時,通常將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牆上。兩邊配聯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不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也有意為讓灶王的嘴甜,光說好話。最後將灶王爺像焚燒,謂之“升天”,邊燒邊磕頭禱告。

掃年則好理解,就是大掃除。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乾淨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準備迎接春節,也有不讓灶王爺把土帶走和掃除舊歲中遇到的不快的意思。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往的傳統灶台已難覓蹤影,祭灶的習俗也簡化不少。如今的小年,儀式化的“祭灶神”已經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拜神”、“掃舍”、“吃糖”等相對簡易的禮俗。“過小年”也被賦予了祈盼全家平安、幸福的美好意義。

【小年由來】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詩》中說:“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可以說,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古代中國人民有關祭灶的風俗習慣。當然,這只是民間的傳說而已,是不足為信的。

【小年習俗】

祭灶王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掃塵土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几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契約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春聯

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內容。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米麵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鼠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乾淨,不留一點污穢。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婚嫁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小年吃什麼】

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台。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粘糕

在山東魯西地區民間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每年臘月廿三,是家家戶戶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入口綿軟,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趕製椰糕用來食用並祈福,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麻糖

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據說,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職日?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灶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天,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新年帶來饑荒,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米餅

農曆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製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殺年豬

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的蘭洞、西嶺的新河、觀音的水濱山寨等地,都有殺豬過春節的習俗。過了小年夜(農曆十二月二十三),那殺年豬的熱鬧戲就算開台了。挑選出的肉,或炒或燉,精心烹飪,再滿滿斟上一杯酒,邀請親朋好友共享年豬宰殺後的第一頓鮮肉——庖湯。

火燒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

年粽

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徵,俗話說:“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節的涼粽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後,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爆米花糖

靖安縣民間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說法。“小年”這天,人們用麥芽糖和爆米花製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財運大發、生活甜美。

麵食

在山東半島的人們又大多自農曆臘月二十三後,家家忙做大棗餑餑(又稱大饅頭)、團圓餅、壽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團圓,日子過得年年有餘。此製做起來比較麻煩,發麵後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後再做成各種花樣的麵食造型後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後才下蒸鍋,此蒸出來的麵食又稱之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費工夫。

關東糖

關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後才有出售。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製品,它是祭灶神用的。乳白色的大塊糖,放在方盤上,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新做的大塊糖,放在嘴裡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種特殊風味,是關東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一種糖。它已從灶王爺的祭桌上走下來,廣為百姓享用。

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有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黏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糖瓜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過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

【小年傳說】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里,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2]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兩個神仙。大神仙叫大年,小神仙叫小年。大年心眼好,愛惜人,每到五穀不長的寒冷季節,大年怕餓壞人,就把天上的白面撒下來讓人們吃。小年雖說是大年的親兄弟,心眼卻壞透

了。他用邪術把大年撒給人的白面變成雪籽,吃下去不治餓還凍壞肚子。等到把人們病倒了,他再變成巨齒獠牙的猛獸下來吃人。當他吃人吃飽了肚皮,就躺下睡覺,一覺能睡三百六十天,醒過來還吃人。人們雖說知道它三百六十天下來一回,可是藏到哪兒也躲不過去。只好燒香磕頭,請求大年給作主。

大年正為白面變雪、人煙稀少的事胡猜亂想哩,一聽人間禱告,才知道是小年作的惡。他氣狠狠地去找小年,小年卻滿不在乎地說:“你行你的好,我吃我的人,礙你啥事啦?”大年看他不講理,氣得抬手去打他。誰知小年心惡勁大,竟反手把大年*在地,還惡狠狠地說:“不念一母同胞,我連你也吃了!”

大年打不贏小年,只得親自下凡對人們說:“小年生來怕雷怕火,等他再來了,你們用油松乾柴燒青竹,圍成圈子,點上火,人們坐在中間,它下來就吃不著人啦。”人們記住大年的話,小年下來時,乾柴油松燒得青竹“砰啪”亂響,烈火烤人,急得它轉圈磨牙沒辦法,只好空著肚子回去了。他知道這是大年的主意,就去打大年,大年沒法,也跳到人們燒的火圈裡。小年恨得咬牙切齒地說:“等我練好了火功,把你們吃個孩娃不留!”

日出日落,草青草黃。兇狠的小年三千五百九十九天沒睡覺,終於練成了火功,再過一天又要下去糟踐人啦。

大年呢,也早已作好了準備。他也是三千五百九十九天沒睡覺,整天沒明沒夜地熬氣力,練武藝,再過一天也要下山和小年大戰一場,保護人類不受殘害。

正好到三千六百天中午,大年小年在半空中迎頭碰上。小年知道不除掉大年自己吃不安生,就動手打起來。大年毫不示弱,二人打得黃風滾滾,雲霧遮天。這就是後來春天風多霧多的原因。

一口氣打了三十二天,小年急了,張嘴要吞掉大年。大年急忙舉起手心雷,誰知小年縱身一躥躲到了高處。大年追著他往上打,他就一直往上躥。這就是二月二打悶雷的原因。

大年又追了七十四天,看手心雷打不住他,就放手不打了。小年卻認為哥哥的雷放完了,一翻身衝下來抓大年。大年閃身躲開,抬手從背後拉出一條雪白的長蟲。只見那長蟲口吐烈火,直衝小年燒去。不等小年躲避,大年又口吐轟天雷。小年閃身躲開,張口噴出一股黑水,雖澆不滅火,濕不了雷,可也保住了他自己。大年追,小年跑,震得天搖地動,大雨傾盆。這就是夏季扯閃打雷下暴雨的由來。

小年打累了,一頭扎進海里睡去了,大年急忙放出太陽,催熟五穀,免得因為他和小年打仗叫人們挨餓。

小年一氣歇了一百天,抖擻精神又來和大年打仗。大年二話不說,接手就打。這回小年學精了,先施出他練的冷氣滅火功夫,一張嘴,陣陣冷風朝大年颳去。大年一哆嗦,急忙縱身往高處去。小年也急忙趕上去,攆得大年沒處躲藏,就變成一個小石頭落到地下。小年找不著大年,氣得嗷嗷亂叫,駕著冰冷的狂風亂翻亂找,實在找不著,就下起漫天大雪,要凍死大年。其實,大年早已躲到了人們藏身的山洞裡,人們給他生火烤,熱飯吃。大年暖和透了,還要來松脂橡油,把身上抹了一層又一層,準備和小年決一死戰。

又是到了三百六十天頭上。小年預料大年被凍死了,就大吼一聲衝下來要吃人。只見大年一滾,帶著滿身大火躥到半空。等小年剛下到樹梢上時,大年一頭鑽進小年嘴裡,順喉嚨下到肚裡,放火燒起來。疼得小年手扳樹枝,兩腳亂蹬。不一會兒,小年手一松,身子橫到了樹杈上。只見他的身子上熱氣騰騰,燒得只剩下了一張皮。大年和小年都死了。人們齊刷刷地跪在當院,哭著給大年磕頭。並把裝著大年身子的小年屍體永遠掛在樹上。往後,人們每隔三百六十天就在院裡的樹下給大年燒香,說大年是火神,有香火就有神通。能保佑世代平安。

後來。朝里的能人推出三百六十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一循環。這一循環起個啥名哩?大家都說。大年為咱舍了命,咱永遠也不能忘了這個大恩大德。夠一個循環,就算過一年吧。人們還根據大年燒小年的辦法,仿著小年剩下的那個空殼殼,做了一個又一個燈籠。每年過節就掛在樹上,驅魔鎮邪。

【小年祝福語

1.小年到,人歡笑,家裡家外多熱鬧。老老少少齊上陣,廚房客廳忙打掃。窗明几淨心裡美,祭拜祖先迎福到。祝福聲聲身邊繞,快快樂樂開顏笑。祝小年如意無煩惱!

2.小年到來新年臨,屋內屋外打掃淨。窗戶明亮舊如新,事事如意人順心。恭送灶王迎福音,快快樂樂新年迎。祝小年快樂!

3.掃去一年的塵埃,讓潔淨帶給心情喜悅,貼上紅紅的窗花,讓美好帶給心緒快樂,編輯真摯的文字,讓祝福帶給你幸福無限,小年,願你小年快樂,吉祥如意!

4.辭舊迎新送灶王,招財納福迎安康。掃驅陳年往日夢,粉飾新春歡笑多。新的一年,新的春天,祝願大家小年福祿多多,大年歡笑多多。

5.小年來到喜慶高,家家戶戶忙打掃。一掃晦氣隨風跑,事業芝麻節節高。二掃去舊新年到,生活小康趕賽跑。三掃門前喜鵲到,來年生活更美好。祝小寒快樂,萬事如意!

6.新年伊始萬象更新,萬物復甦大地歡笑,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小年祝你抬頭見喜鴻運當頭,抖擻精神意氣風發迎接我們共同的日子,讓我們互相祝福吧,小年快樂。

7.二十三,糖官粘,家家戶戶過小年;掃灰塵,貼年畫,歡歡喜喜迎新年;拜灶神,多祈福,倖幸福福一整年;小年到,願你合家歡樂,年年有餘!

8.小年到,吃粘糖,黏住快樂幸福長;小年到,掃塵土,掃去煩惱悲傷除;小年到,發祝福,送去吉祥事事好;小年來到,快樂逍遙。

9.年雖小,可五福俱全,一福在臉上,笑語盈盈!二福在身上,健康歡樂!三福在家裡,吉祥如意!四福在路上,平平安安!五福在心上,好夢永遠!小年快樂!

10.小年到來笑紛紛,膠牙糖甜醉灶神。甜到心坎降祥瑞,吉祥如意緊緊隨。廳堂房舍來打掃,乾淨整潔生活好。忙碌一片祈安康,萬事如意幸福長。小年快樂。

11.小年到好運到,我代喜鵲先來到;小年到幸福到,事業步步節節高;小年到新年到,瞪著眼睛數鈔票;小年到簡訊到,你若轉發我大笑。呵呵,小年快樂!

12.洗洗刷刷新年開花,擦擦掃掃開心跑跑,明明亮亮幸福蕩漾,跳跳唱唱財神亮相。小年快樂,幸運久長。

13.小年到來新年近,金蛇來把飛馬請。迎財納福心歡暢,爆竹聲聲鳴鞭炮。灶神相隨好事成,焚香祭拜喜氣旺。一聲祝福提前送,小年快樂樂融融。

14.手機鈴聲響不斷,朋友來信宰牛羊。春節備料要豐富,屆時邀友大宴餐。趕快行動衛生講,優美環境心舒暢。日子越來越紅火,時尚艷服穿麗裝。祝你小年樂!

15.將庭院打掃一乾二淨,把室內整潔寬敞靚麗,提菜籃鬧市購置年貨,邀親朋約時參演酒席,把禮裝艷服整潔一新。祝你小年喜樂忙,操辦年貨備春宴。

16.小年大年年年快樂年,臘月正月月月盼滿月,天天白天.願你在新的一年裡,天天快樂!

17.把思念打個包,把快樂裝進去,讓好運跟著來,讓平安帶個話,又到小年,我托美麗的雪花送去最誠摯的祝福,願你接收到幸福的信號,綻放溫暖的微笑!

18.乾乾淨淨吉祥到,快快樂樂新年迎。祝小年快樂!

19.小年來到祭灶忙,灶神保佑祥瑞降。祭拜祖宗心誠懇,酒水貢品擺紛紛。打掃房舍添亮堂,祈求新年多安康。一年更比一年強,萬事順利心歡暢。小年快樂!

20.二十三,過小年,家家戶戶掃房忙;貼窗花,殺牛羊,歡歡喜喜迎新年;拜灶王,求吉祥,平平安安又一年;小年到,願你幸福平安,合家美滿!

21.想你想的都不行了;穿衣裳也沒有造型了;跟誰也整不出感情了;走到哪也不受歡迎了;心臟沒事也偷停了。

22.小年春節不送禮,發條簡訊送給你。健康快樂長伴你,好運和你不分離。

23.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你的鍋準備好了沒有,我已經餓了一年了,小年了,欠了一年的飯局該請了吧

24.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桌球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小年快樂

25.小年炮竹已唱響,嚴陣以待駿馬揚。一聲號令萬馬馳,昂首躍起威武前。整裝備馬馳春年,萬事齊備一聲唱。跳起舞蹈盪春潮,只欠東風騰大年。祝你小年喜樂忙!

26.小年到來身繁忙,擦窗掃地淨壁牆。屋裡屋外變了樣,乾乾淨淨心歡暢。恭恭敬敬送灶王,上天送來福星降。開開心心迎新年,備好年貨不慌張。祝小年快樂吉祥!

27.小年到來不慌張,緊張有序購物忙。美味佳肴不可少,雞鴨魚肉冰櫃藏。水果美酒各多樣,來客招待送君嘗。靚麗衣裳都買好,過年新裝穿身上。快快樂樂過小年,幸福生活任徜徉!

28.樓台亭閣換新顏,白牆青磚碧瓦亮。街人閃亮美衣裝,姑娘小伙結對伴。熱鬧非凡大街巷,手提肩扛採購忙。姑娘累的把氣喘,小伙壓的高聲喊。願小年樂乎!

29.辭舊迎新小年忙,擦窗掃地淨灶膛。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鍋碗瓢盆洗乾淨,買來雞鴨美味嘗。願你小年多如意,快快樂樂迎新年!

30.新年新氣象,掃地擦窗抹台,屋裡屋外要新象;洗碗刷鍋搓筷,桌上桌下要景象;修身理髮整衣,人前人後要形象。熱熱鬧鬧又一年,祝你快快樂樂過小年!

【小年夜溫馨祝福簡訊】

1、小年到來新年近,金蛇來把飛馬請。迎財納福心歡暢,爆竹聲聲鳴鞭炮。灶神相隨好事成,焚香祭拜喜氣旺。一聲祝福提前送,小年快樂樂融融。

2、小年到,不妨醉。把陽光斟滿杯,願你一飲心明媚;把快樂斟滿杯,願你一飲煩惱退;把好運斟滿杯,願你一飲日子美;把祝福斟滿杯,願你一飲幸福隨!

3、人間逢小年,祭社訴心愿,全部都靈驗:事業步步高,鈔票年年賺;好運天天有,快樂開笑口;心想事就成,身體倍精神;平安又如意,心情更美麗。

4、一年將盡小年到,蛇舞馬奔新年臨。爆竹聲聲震天響,焰火沖天夜光明。灶神升天言好事,送來好運家門進。祝福簡訊及時送,小年快樂心愿成!

5、放下浮躁,丟掉煩惱,讓心靈在繁華三千中綻放微笑;快樂小憩,休閒隨意,讓時光在短暫放鬆里飄蕩甜蜜。小年到,願你安享靜好,自在逍遙,心情美妙!

6、小年到,來祭灶。一祭喜鵲枝頭叫,二祭財神展眉笑,三祭事業再攀高,四祭愛情暖陽照,五祭人生順利美滿到。願你小年快樂。

7、小年到來身繁忙,擦窗掃地淨壁牆。屋裡屋外變了樣,乾乾淨淨心歡暢。恭恭敬敬送灶王,上天送來福星降。開開心心迎新年,備好年貨不慌張。祝小年快樂吉祥!

8、小年來到祭灶忙,灶神保佑祥瑞降。祭拜祖宗心誠懇,酒水貢品擺紛紛。打掃房舍添亮堂,祈求新年多安康。一年更比一年強,萬事順利心歡暢。小年快樂!

9、小年到來笑紛紛,膠牙糖甜醉灶神。甜到心坎降祥瑞,吉祥如意緊緊隨。廳堂房舍來打掃,乾淨整潔生活好。忙碌一片祈安康,萬事如意幸福長。小年快樂。

10、小年到來掃房忙,貼上窗花迎新年,人人臉上笑開顏,恭送灶王上天堂,祈求來年降吉祥,開開心心置年貨,歡天喜地迎新春,小年,願你快樂過小年,開心迎大年,小年愉快!

11、房屋洗刷一新,園內環境整潔。全家穿戴艷裝,合照留影小年。歡聲笑語奔忙,手提肩扛年貨。老人小孩嘻笑,合家共進晚宴。祝你小年快樂健康!

12、小年到啦!祝你神氣十足:我把一分祝福一分盼望一分眷戀一分期待一分摯情一分等候一分陶醉一分美好一分鐘愛一分憧憬當十分想念送你!

13、燒香放鞭炮,灶神對你笑,上天言好事,美得直冒泡。快樂馬上到,好運跟你跑,健康分外俏,平安福星照。小年已來到,幸福馬上到,願你日子更美妙!

14、小年的豬叫聲喚起了我童年的一段憧憬,那時條件差沒有氣球玩,向大人索要豬尿泡吹脹嬉戲,一大群孩子圍在一起跳著舞著,好開心啊!今非昔比兩樣天,祝你小年多安康!

15、淨灶膛,送灶王,灶王上天送吉祥;掃塵土,洗衣物,乾乾淨淨迎新年;剪窗花,貼春聯,如意吉祥全圍繞。小年到了,祝你快快樂樂,沒有煩惱!

16、辭舊迎新小年忙,送走灶王迎吉祥。陳年舊夢如雲煙,新年到來一掃光。新春新景新氣象,開開心心如願償。祝願大家小年安康,笑容綻放!

17、"小年忙碌清灶廚,掃除舊塵整潔屋。灶爺神仙來祭拜,招財納福都不誤。整裝過年西裝服,置辦年貨多豐富。心滿意足逛街市,盛世年華好幸福。願小年心花怒放!"

18、小年到來新年臨,屋內屋外打掃淨。窗戶明亮舊如新,事事如意人順心。恭送灶王迎福音,快快樂樂新年迎。祝小年快樂!

19、忙忙碌碌過小年,緊鑼密鼓備春年。小年宴請好開端,來籌大年酒席宴。煥然一新面貌展,鬥神財爺來張貼。煙花炮竹買幾箱,過年玩個心舒暢。好酒好煙不算啥,啥貴買啥當二傻。願你小年喜樂購物歡!

20、星光燦爛的夜空顯現了過年的喜悅心情,簡訊頻傳祝福邀請預約的鈴音聲聲,炊煙裊裊爐火通紅映襯著農家小年盛景,家庭主操進出奔忙大年的物資用品。祝你小年大忙活,準備春年大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