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小說鑑賞

《酥油》是江覺遲,一位普通的安徽安慶女子的自傳體小說,20xx年她隻身來到與現代文明隔絕的原始深山草原藏區,搜救那裡因頻發的災害而出現的孤兒、可憐女人的私生子和上不起學的孩子,並在寺廟庇護下教育這些草原上的孩子。《酥油》是她在昏黃的酥油燈下寫下60萬字的日記改寫而成,同時,“酥油”也是草原給她“梅朵”之外的第二個名字。

我們也許可以想像這些年她在高原上所經受的艱辛,但無法想像她一件一件放在內心裡的東西。讀完這本奇麗的小說(請原諒我們只能用這個詞),那些過眼的新奇與震撼,你會發現都不重要,因為有一種東西一直在往你心裡鑽。

是愛嗎?愛心,愛情,感動?

不,是一種讓人心靈震盪的純粹。這個姑娘的純粹會像她的文字一樣感染你,讓你進入草原一樣的心靈。

可憐的梅朵,或者覺遲,把所有的一切獻給草原,然而還是要懺悔,生活,多要一點都是那么吝嗇!她因身體跨掉而最終不得不離開她四處尋找來的孩子,她想重建學校不得不闖入城市結果卻失掉了草原上那顆愛情的精靈,她無法面對已逝的父親,父親那句響噹噹的話,在她最無能為力的時候,像草原上的草一樣,在她心裡瘋長。

愛是相互支撐的,大愛在心間的律動其實很小,每個人都有,只要願意去感受,便能感覺得到……江覺遲寫草原,寫孤兒,寫藏區,寫善良柔韌小心翼翼的梅朵和她的愛情,還有那獨立荒原的可愛青年月光,這一切的一切,最終,她所寫的,是她的心。

是的,《酥油》就這樣慢慢在作者心中,變成含淚的文字,變成奇麗的原始的藏區景觀,變成梅朵和月光聖潔的愛情,變成孩子們的夢想與希望。

“是的,無限巨大的草原,我熱愛,迷戀,卻是帶著莫大無言的盲目,要了解這片土地,用身體一生也不夠。用心靈,也許只需要一次皈依,一切都會得到詮釋……”

這就是江覺遲和她的《酥油》。

《酥油》是作者江覺遲5年藏地生活所記60萬字日記改編而成的小說,密不透風、毫髮不露的再現了藏區生活的全部,寫盡了藏民的原始宿命和信仰輪迴,是一部真正的藏地生命之書,骨頭裡都透著酥油味道的文字草原。

然而,這些還只是她的背景,是給她力量的世界。

它還寫盡了人世間最純淨豐厚的愛與勇氣,人生的況味、智識與真諦。

在草原上,很小的孩子都知道,路從來都不在腳下,而在腳上。

她千辛萬苦找到第一個孩子,喜極而泣,活佛笑著對她說:“草的人生在地下,長出來的都是陽光。”她怕自己不能堅持下去,向多農喇嘛求助,多農喇嘛說:“那些災難後的孤兒、可憐女人的私生子、上不起學的孩子,你找到他們,他們會帶著你走。”

這就是江覺遲,一個很平凡的女子,正如她後來的感嘆:“我遇到了一個世界。”

平凡家庭的一妻多夫,土司頭人的一夫多妻,一心想要成為藏地畫師的可憐孩童,走死在神奇的瑪泥牆外的姐姐,被逼迫為偷獵者帶路的少年,草原上的天雷地火,土石流與塌方,還有愛情,那個和她一起在草原上尋找孩子歷經生死的野蠻粗礪乾淨善良的月光……

這就是《酥油》,然而也不是全部。

它還寫盡了心靈與信仰的溝通,給了我們一個了解陌生的支點,我們究竟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

一個漢地弱女子的藏地心路,就這樣一層一層展開,一顆在酥油里浸泡了5年的不安心靈,講了一個世界上最生動的故事,無怪乎有人評價它是世上最珍貴的文字,最聖潔的愛與愛情。

《酥油》寫得真實、真誠、真摯。是真正稱得上純粹的作品。相信每個人捧在手心裡的時候,都能感受到它的重量。

姚晨、潘石屹、麥家、李承鵬、安意如、王小山、胡赳赳等不同領域的人為《酥油》集體發聲,發起“人生價值倡議”。

正如潘石屹所說:你的愛和我們的感動構成世界的力量!